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特征与意义第13-20页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和特征第13-17页
  一、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第13-15页
  二、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第15-17页
   (一)利率市场化中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特征第15页
   (二)利率市场化具有过程性和区域性第15-16页
   (三)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和风险性第16-17页
   (四)市场化利率的国家管制性第17页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的意义第17-20页
  一、 有利于平衡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第18页
  二、 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投融资质量与收益第18页
  三、 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第18-19页
  四、 有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水平的整体提升第19-20页
第二章 中国利率体制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第20-32页
 第一节 中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成效第20-23页
  一、 利率体系日趋合理第20-21页
  二、 利率政策调整机制日渐成熟第21-23页
   (一)央行加强对利率工具的运用第22页
   (二)利率调整的频率加快、调控的方式多样化第22-23页
   (三)利率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23页
 第二节 利率管制的弊端分析第23-27页
  一、 管制体制下的利率缺乏灵活性第24页
  二、 利率管制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第24-25页
  三、 利率管制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第25-26页
  四、 利率管制容易滋生腐败和导致“黑市”盛行第26-27页
 第三节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第27-32页
  一、 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第27-28页
  二、 是金融业自身完善的需要第28-29页
  三、 是强化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需要第29-30页
  四、 是解决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选择第30-31页
  五、 是适应国际潮流、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需要第31-32页
第三章 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第32-43页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第33-34页
  一、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定义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第33页
  二、 应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第33-34页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垄断风险的法律防范第34-37页
  一、 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范第35-37页
  二、 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调整金融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第37页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第37-41页
  一、 提高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失信成本第38-39页
  二、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第39页
  三、 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第39-40页
  四、 明确中央银行的救助责任第40-41页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社会风险的法律防范第41-43页
  一、 社会风险定义及成因第41页
  二、 应对金融机构社会风险的法律防范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9-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信托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遗嘱信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