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教师阶层与小说的人物塑造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古代教师形象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古代教师形象塑造的历史渊源与文学渊源 | 第11-15页 |
一、历史渊源 | 第11-12页 |
二、文学渊源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明清以前教师形象梳理——以师道盛衰为线索 | 第15-18页 |
第三节 明清时期教师形象的兴盛 | 第18-22页 |
一、"重者教化"的政治导向 | 第18-19页 |
二、"富而乐教"的经济推动 | 第19页 |
三、"群儒纷至"的从业人群 | 第19-20页 |
四、"底层倾斜"的大众审美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的教师形象 | 第22-33页 |
第一节 政治层面上的教师 | 第22-25页 |
一、科场的失意者 | 第22-24页 |
二、官场的边缘人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爱情生活中的教师 | 第25-27页 |
一、才子佳人的"近水楼台" | 第25-26页 |
二、鬼狐花妖的"情有独钟"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经济生活中的教师 | 第27-30页 |
一、经济地位 | 第27-29页 |
二、兼职收入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 | 第30-33页 |
一、教学形象 | 第30-31页 |
二、教学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教师形象典型性的确立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教师的脾性——职业群体的典型性格 | 第33-38页 |
一、雅正端方 | 第33-34页 |
二、迂腐呆板 | 第34-35页 |
三、圆滑庸碌 | 第35-37页 |
四、贪财虚伪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教师的烦恼——职业群体的典型心态 | 第38-40页 |
第三节 闺塾师——教师群体性别文化的典型形象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小说家塑造教师形象的动因探析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小说家的务实心理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小说家的娱乐态度 | 第44-46页 |
一、"破愁解颐"以自娱 | 第44-45页 |
二、"诙谐讽笑"以娱人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小说家的批判精神 | 第46-50页 |
结语 教育转型与古代教师形象的终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