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无线中继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2 中继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第18-22页
        1.2.1 系统模型第18-19页
        1.2.2 中继系统的容量第19-20页
        1.2.3 中继系统的主要研究第20-22页
    1.3 中继系统的编码设计研究现状第22-30页
        1.3.1 信道编码协作方案第22-24页
        1.3.2 网络编码协作方案第24-28页
        1.3.3 联合网络-信道编码协作方案第28-30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30-33页
第二章 多址接入中继系统模型及传输策略第33-47页
    2.1 多址接入中继信道模型第33-36页
        2.1.1 正交多址接入中继信道模型第34-35页
        2.1.2 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信道模型第35-36页
    2.2 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容量域第36-45页
        2.2.1 正交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容量第36-37页
        2.2.2 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容量第37-41页
        2.2.3 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仿真结果第41-45页
    2.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适用于MARC的速率兼容网络LDPC码设计第47-63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适用于MARC的网络LDPC码第48-50页
    3.3 速率兼容网络LDPC码的设计第50-55页
        3.3.1 几个定义第50-51页
        3.3.2 译码恢复错误概率第51-53页
        3.3.3 速率兼容网络LDPC码的删余算法第53-55页
    3.4 基于差分进化的网络LDPC码的设计第55-57页
        3.4.1 网络LDPC码的门限值分析第55-56页
        3.4.2 网络LDPC码的度分布的优化设计第56-57页
    3.5 性能分析第57-62页
        3.5.1 速率兼容网络LDPC码的性能分析第57-59页
        3.5.2 基于差分进化的网络LDPC码的性能分析第59-62页
    3.6 本章小节第62-63页
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RS码的中继转发策略设计第63-77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MARC下基于混合DF策略的方案第64-71页
        4.2.1 系统模型第64-65页
        4.2.2 基于混合DF策略的编译码方案第65-68页
        4.2.3 基于网络编码的RS码设计第68-71页
    4.3 转发策略的设计第71-74页
        4.3.1 基于转发的阈值第71-72页
        4.3.2 阈值优化第72-74页
    4.4 仿真结果第74-76页
    4.5 本章小节第76-77页
第五章 MARC的一种半速率可逆码的设计第77-95页
    5.1 引言第77-78页
    5.2 半双工多址接入中继系统第78-81页
        5.2.1 系统模型第78-79页
        5.2.2 编译码方案第79-80页
        5.2.3 传输速率的分析第80-81页
    5.3 基于半速率可逆码的双层LDPC码的设计第81-88页
        5.3.1 半速率可逆码第81-84页
        5.3.2 基于半速率可逆码构造双层LDPC码第84-86页
        5.3.3 基于双层LDPC码的目的端译码器结构第86-88页
    5.4 采用半速率可逆码的双层LDPC码阈值分析第88-92页
    5.5 仿真结果第92-94页
    5.6 结论第94-9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95-97页
附录第97-101页
    附录A第97-98页
    附录B第98页
    附录C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作者简介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选择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LIMD2蛋白在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