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特朗勃墙原理在近代历史建筑外墙保护更新中的应用初探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6页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1 选题来源第12页
        1.1.2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1.2.1 近代建筑、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第13-14页
        1.2.2 保护、更新和改造第14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4-22页
        1.3.1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的总体原则第14-15页
        1.3.2 代历史建筑外墙保护更新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1.3.3 绿色技术应用于建筑更新改造的相关研究第17页
        1.3.4 玻璃表皮应用于建筑保护更新的相关研究第17-20页
        1.3.5 特朗勃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20-21页
        1.3.6 现有研究存在的空白和不足第21-22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1.4.1 研究目的第22-23页
        1.4.2 研究意义第23页
    1.5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1.6.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6.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近代历史建筑案例调研及问题分析第26-45页
    2.1 调研概况第26-27页
        2.1.1 调研目的第26页
        2.1.2 调研内容第26-27页
        2.1.3 调研方法第27页
    2.2 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第27-42页
        2.2.1 潞河中学基本概况第27-30页
        2.2.2 谢氏楼基本概况第30-34页
        2.2.3 谢氏楼历史性保护现状第34页
        2.2.4 谢氏楼围护结构体系第34-35页
        2.2.5 谢氏楼室内热环境分析第35-40页
        2.2.6 谢氏楼能耗相关参数第40-42页
    2.3 谢氏楼存在的问题总结第42-43页
        2.3.1 历史性保护方面第42-43页
        2.3.2 建筑能耗方面第43页
        2.3.3 室内物理环境方面第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3 特朗勃墙原理在案例建筑外墙保护更新中的设计运用第45-68页
    3.1 传统方法的矛盾和新思路的引出第45-47页
        3.1.1 近代历史建筑外墙保护更新的传统方法第45-46页
        3.1.2 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的传统方法第46页
        3.1.3 新思路的引出第46-47页
    3.2 特朗勃墙原理用于谢氏楼外墙保护更新的可行性分析第47-48页
    3.3 更新改造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第48-49页
    3.4 更新改造的总体思路第49-50页
    3.5 更新改造方案的技术路线第50-57页
        3.5.1 集热面的选择和有效集热面积第50-51页
        3.5.2 墙体的材质和厚度第51-52页
        3.5.3 玻璃的材质和层数第52页
        3.5.4 空气间层的厚度第52-53页
        3.5.5 通风口的设置第53-54页
        3.5.6 墙面吸热涂层第54-56页
        3.5.7 保温板和遮阳帘第56-57页
    3.6 更新改造方案的构造细部和关键节点第57-65页
        3.6.1 玻璃表皮与墙体的衔接方式第57-61页
        3.6.2 通风口的开关和窗体的密封第61页
        3.6.3 系统运行工况的控制第61-65页
    3.7 其他配合性措施和施工流程第65-67页
        3.7.1 其他配合性更新改造措施第65-66页
        3.7.2 施工流程第66-67页
    3.8 本章小结第67-68页
4 保护更新技术方案的效果评价第68-86页
    4.1 保护更新方案对历史建筑肌体的保护作用第68-69页
        4.1.1 对墙体直接形成物理上的保护第68页
        4.1.2 对真实性原则的贯彻第68页
        4.1.3 对可读性原则的贯彻第68页
        4.1.4 对可识别性原则的贯彻第68-69页
        4.1.5 对可逆性原则的贯彻第69页
    4.2 保护更新方案对建筑立面形象的影响第69-73页
        4.2.1 立面整体效果展示第69页
        4.2.2 面局部效果展示第69页
        4.2.3 立面效果综合分析第69-73页
    4.3 保护更新方案对建筑整体能耗的影响第73-80页
        4.3.1 模拟软件和模型建立第74-75页
        4.3.2 参数设定第75-78页
        4.3.3 全年能耗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8-79页
        4.3.4 逐月能耗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9-80页
    4.4 保护更新方案对室内物理环境的调节第80-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5 结语第86-89页
    5.1 总结第86页
    5.2 创新第86页
    5.3 展望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附录A第92-9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3-9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胸腹式呼吸训练对上交叉综合征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足球联队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损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