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师尹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上篇: 杜诗师尹注讨论 | 第8-3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师尹注杜的时代背景 | 第8-10页 |
一、唐代的杜诗研究 | 第8页 |
二、宋代学术氛围 | 第8-9页 |
三、宋代杜诗研究 | 第9-10页 |
第二节: 师尹生平著述介绍 | 第10-14页 |
第二章: 师尹注的内容与师尹注杜的方法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师尹注的内容 | 第14-24页 |
一、追溯原委出处 | 第15-16页 |
二、保存诗句异文 | 第16页 |
三、释人事名物 | 第16-20页 |
四、注释典故 | 第20-21页 |
五、阐明比兴诗旨 | 第21页 |
六、注释时事史实 | 第21-22页 |
七、释杜甫行踪履历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师尹注杜的方法 | 第24-27页 |
一、引用法溯源,以前代文献证杜诗 | 第24-26页 |
二、以杜注杜 | 第26页 |
三、以简短精悍之语注杜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师尹注的价值与不足 | 第27-32页 |
第一节: 师尹注的价值 | 第27-30页 |
一、文献学价值 | 第27-29页 |
二、文学价值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师尹注的不足 | 第30-32页 |
一、或有作伪之嫌 | 第30页 |
二、时有牵强附会之处 | 第30-31页 |
三、文献引用有时不够准确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下篇: 杜诗师尹注辑校 | 第33-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