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

中国榕属植物六个候选DNA条形码的评价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DNA条形码概述第11-23页
   ·DNA条形码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第11-13页
     ·DNA条形码的概念第11-12页
     ·DNA条形码的发展历史第12-13页
   ·DNA条形码的工作原理及流程第13-15页
     ·DNA条形码的工作原理第13-14页
     ·DNA条形码的工作流程第14-15页
   ·植物DNA条形码的选择标准及分析方法第15-17页
     ·植物DNA条形码的选择标准第15页
     ·植物DNA条形码物种识别能力的分析方法第15-17页
   ·候选陆生植物DNA条形码第17-23页
     ·陆生植物标准条形码的提第17-18页
     ·常用的候选DNA条形码片段第18-23页
       ·rbcL第18-19页
       ·matK第19页
       ·trnH-psbA第19-21页
       ·nrITS第21-23页
第二章 榕属植物简介第23-28页
   ·榕属植物的基本概况第23-24页
   ·榕属植物的研究进展第24-28页
     ·榕属植物的研究历史第24-25页
     ·中国榕属植物的研究现状第25-28页
第三章 榕属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8-35页
   ·实验材料第28-29页
     ·实验材料的选取第28-29页
     ·候选DNA条形码片段的选取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3页
     ·DNA提取第29-31页
       ·实验器材与实验试剂第29页
       ·DNA的提取和保存第29-31页
     ·PCR扩增及测序第31-33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3-35页
     ·序列比对第33-34页
     ·种内、种间遗传变异分析第34页
     ·分子系统学分析第34页
     ·DNA barcoding gap分析第34-35页
第四章 榕属植物DNA条形码的适用性评价第35-45页
   ·6个候选DNA条形码PCR成功率、测序成功率及序列质最分析第35-36页
   ·种内、种间遗传变异第36页
   ·DNA BARCODING GAP的分析第36-38页
   ·物种识别率分析第38-41页
   ·结果讨论第41-45页
     ·建议的DNA条形码第41-43页
     ·更有价值的榕属DNA条形码的探究第43页
     ·榕属植物鉴别率低的原因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7页
附录第57-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脂膜—多肽相互作用的二维~1H MAS NOESY实验初步研究
下一篇:中国东部地区蜚蠊目昆虫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