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导航定位系统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导航定位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7-19页 |
2 GPS与BDS系统概述 | 第19-30页 |
2.1 GPS与BDS系统组成概况 | 第19-23页 |
2.1.1 GPS组成概况 | 第19-21页 |
2.1.2 BDS组成概况 | 第21-23页 |
2.2 时间系统 | 第23-24页 |
2.2.1 GPS时间系统 | 第23页 |
2.2.2 BDS时间系统 | 第23-24页 |
2.2.3 GPS/BDS时间系统的统一 | 第24页 |
2.3 坐标系统 | 第24-26页 |
2.3.1 GPS坐标系统 | 第24-25页 |
2.3.2 BDS坐标系统 | 第25-26页 |
2.3.3 GPS/BDS坐标系统的统一 | 第26页 |
2.4 信号结构 | 第26-27页 |
2.4.1 GPS信号结构 | 第26-27页 |
2.4.2 BDS信号结构 | 第27页 |
2.5 导航电文 | 第27-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单点定位误差源分析及改正 | 第30-45页 |
3.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第31-33页 |
3.1.1 卫星钟差 | 第31页 |
3.1.2 卫星轨道误差 | 第31-32页 |
3.1.3 相对论效应 | 第32-33页 |
3.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第33-38页 |
3.2.1 电离层折射误差与改进 | 第33-36页 |
3.2.2 对流层折射误差与改进 | 第36-38页 |
3.2.3 多路径效应引起的误差与改进 | 第38页 |
3.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第38-39页 |
3.3.1 观测误差 | 第38页 |
3.3.2 接收机钟差 | 第38-39页 |
3.3.3 地球自转影响及改正 | 第39页 |
3.4 各误差修正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3.4.1 卫星钟差修正分析 | 第39-41页 |
3.4.2 电离层误差修正分析 | 第41-42页 |
3.4.3 对流层误差修正分析 | 第42-43页 |
3.4.4 地球自转修正分析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伪距单点定位原理与精度分析 | 第45-64页 |
4.1 基于广播星历的卫星轨道位置解算 | 第46-49页 |
4.1.1 GPS卫星轨道位置解算 | 第46-48页 |
4.1.2 BDS卫星轨道位置解算 | 第48-49页 |
4.2 伪距单点定位原理及最小二乘算法 | 第49-51页 |
4.3 单点定位的精度评定 | 第51-53页 |
4.3.1 点位精度 | 第51-53页 |
4.3.2 内外符合精度 | 第53页 |
4.4 单点定位结果评估分析 | 第53-63页 |
4.4.1 GPS单点定位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4.4.2 BDS单点定位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4.4.3 GPS与BDS单点定位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页 |
4.4.4 亚太区域内BDS定位性能优于GPS的原因分析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BDS/GPS组合导航原理与精度分析 | 第64-76页 |
5.1 BDS/GPS组合定位原理 | 第64-65页 |
5.2 BDS/GPS组合定位中的定权方法 | 第65-68页 |
5.2.1 等权模型 | 第65页 |
5.2.2 高度角模型 | 第65-66页 |
5.2.3 基于PDOP定权模型 | 第66页 |
5.2.4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定权模型 | 第66-68页 |
5.3 实验例证与数据分析 | 第68-75页 |
5.3.1 BDS/GPS组合单点定位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5.3.2 BDS/GPS组合系统与单系统定位精度比较 | 第71-73页 |
5.3.3 BDS/GPS组合单点定位定权模型分析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