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建筑物保养、检修、拆毁论文--建筑物的维修、改建、翻新论文

某砖混结构宿舍楼加层鉴定评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检测鉴定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1 检测鉴定技术国外研究状况第12页
        1.2.2 检测鉴定技术国内研究状况第12-13页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3-16页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二章 结构可靠性基本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第16-30页
    2.1 结构可靠性含义第16-17页
    2.2 结构的极限状态和可靠度第17-19页
        2.2.1 结构的极限状态第17页
        2.2.2 结构可靠度指标第17-19页
    2.3 服役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特点第19-20页
    2.4 服役工程可靠性的基本原理第20-23页
        2.4.1 荷载及其效应分析第20-22页
        2.4.2 抗力分析与预测第22-23页
    2.5 既有建筑结构可靠性影响因素第23-30页
        2.5.1 建筑结构的状态第23-24页
        2.5.2 作用和作用效应第24-25页
        2.5.3 现役结构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第25-30页
第三章 建筑结构鉴定方法与抗震分析第30-42页
    3.1 既有建筑结构鉴定的目的第30页
    3.2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基本方法第30-32页
        3.2.1 经验鉴定法第30-31页
        3.2.2 实用鉴定法第31-32页
        3.2.3 概率法第32页
    3.3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基本理论第32页
    3.4 结构可靠度鉴定程序第32页
    3.5 结构可靠性分类第32-35页
        3.5.1 结构的可靠性分类第32-34页
        3.5.2 鉴定的类别及适用范围第34页
        3.5.3 鉴定评级的层次与评级划分第34-35页
    3.6 既有建筑安全性评定方法第35-37页
        3.6.1 地基基础安全性评定第35-37页
        3.6.2 上部结构安全性评级第37页
        3.6.3 维护系统部分安全性评级第37页
    3.7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第37-42页
        3.7.1 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第37页
        3.7.2 A类多层砖混房屋抗震鉴定的步骤第37-42页
第四章 既有砖混结构可靠性鉴定工程实例分析第42-62页
    4.1 工程概况第42页
    4.2 检测鉴定的标准第42-43页
    4.3 主要工作内容第43-45页
        4.3.1.资料收集第43页
        4.3.2 工作内容第43-44页
        4.3.3 检测方法第44-45页
        4.3.4 检测仪器设备第45页
    4.4 检测仪器设备第45-53页
        4.4.1 现场检查情况第45-47页
        4.4.2 结构材性分析第47-53页
    4.5 房屋安全性鉴定评级第53-60页
        4.5.1 房屋损坏原因分析和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第53页
        4.5.2 房屋楼层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第53页
        4.5.3 房屋分部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第53-55页
        4.5.4 房屋结构的安全性综合鉴定评级第55页
        4.5.5 房屋抗震安全性鉴定第55-60页
    4.6 房屋安全鉴定结论第60-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长镇乏驴岭古村落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下一篇:后注浆旋挖灌注桩质量控制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