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柔性制造系统 | 第10-12页 |
1.1.1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1.1.2 柔性制造系统结构 | 第11-12页 |
1.1.3 柔性制造系统分类与发展方向 | 第12页 |
1.2 柔性制造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柔性制造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柔性制造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教学型FMS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实训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4页 |
2.1 FMS实训平台工作流程 | 第16-18页 |
2.2 平台的布局及各组成模块 | 第18-20页 |
2.2.1 平台的布局 | 第18页 |
2.2.2 系统组成模块 | 第18-20页 |
2.3 系统的实现技术 | 第20-23页 |
2.3.1 PLC技术 | 第20-21页 |
2.3.2 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柔性制造平台典型分站设计 | 第24-43页 |
3.1 CCD检测单元 | 第24-26页 |
3.1.1 CCD检测(形状颜色识别)单元硬件设计 | 第24-25页 |
3.1.2 检测单元单元I/O分配 | 第25-26页 |
3.2 自动化立体仓库、码垛机单元 | 第26-30页 |
3.2.1 立体仓库、码垛机硬件设计 | 第26-28页 |
3.2.2 立体仓库、码垛机I/O分配 | 第28-30页 |
3.3 传输单元 | 第30-31页 |
3.4 搬运机器人单元 | 第31-34页 |
3.4.1 上下料搬运机器人设计 | 第31-33页 |
3.4.2 搬运机器人移动轨道设计 | 第33-34页 |
3.5 条码打印扫描检测单元 | 第34-35页 |
3.6 FMS软件设计流程 | 第35-41页 |
3.7 总控单元部分程序 | 第41-4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实训平台总线控制部分设计 | 第43-55页 |
4.1 教学型FMS总线控制系统 | 第43-44页 |
4.1.1 总线控制系统组网图 | 第43页 |
4.1.2 实训平台安全保护设计 | 第43-44页 |
4.2 实训平台控制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4.2.1 实训平台单元构成与设计 | 第44页 |
4.2.2 实训平台各部分功能介绍 | 第44-45页 |
4.3 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实现 | 第45-47页 |
4.3.1 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主站设计 | 第45-46页 |
4.3.2 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从站设计 | 第46-47页 |
4.4 系统硬件组态设计 | 第47-50页 |
4.4.1 系统硬件组态设计 | 第47-48页 |
4.4.2 系统硬件组态配置 | 第48-50页 |
4.5 Win CC使用及过程监控 | 第50-54页 |
4.5.1 Win CC简述 | 第50页 |
4.5.2 Win CC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50-53页 |
4.5.3 组态诊断设计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基于柔性生产线实训平台的教学实例研究与开发 | 第55-73页 |
5.1 实验项目设计 | 第55-59页 |
5.1.1 机械传动机构的安装与调试 | 第56页 |
5.1.2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安装及接线 | 第56-57页 |
5.1.3 传感器的应用 | 第57页 |
5.1.4 液压与气动应用技术 | 第57页 |
5.1.5 PLC 的使用与调试 | 第57-58页 |
5.1.6 工业网络通信 | 第58页 |
5.1.7 系统维护和故障检测 | 第58-59页 |
5.2 实验项目举例 | 第59-72页 |
5.2.1 落料单元落料实验 | 第59-64页 |
5.2.2 提升机械手单元自动入库实验 | 第64-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