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设计、计算、图解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30年(1949-1978)女性服装发展史研究--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第8-11页
        1.2.1 身体研究的文献综述第8-9页
        1.2.2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服饰研究的文献综述第9-10页
        1.2.3 将身体与服饰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5 研究难点第11页
    1.6 基本概念第11-14页
        1.6.1 身体、身体观念、身体形象第12页
        1.6.2 规训第12-14页
第2章“十七年”时期女性的身体形象及服装面貌第14-30页
    2.1 无产阶级审美观指导下的女性身体审美第14-20页
        2.1.1 阶级在女性身体审美中的作用第14-15页
        2.1.2 无产阶级以劳动为美的身体观第15-16页
        2.1.3 女性身体以劳动为美的具体表现第16-20页
    2.2 无产阶级审美观指导下的女性服装面貌第20-29页
        2.2.1 希求进步的身体:革命时尚的兴起第20-23页
        2.2.2 追赶“时髦”的身体:花衣服的短暂复兴第23-27页
        2.2.3 实用的身体:经济实用的穿衣风格第27-29页
    2.3 小结第29-30页
第3章“文革”期间及改革开放前的女性身体形象及服装面貌第30-48页
    3.1“文革”时期的女性身体形象第30-39页
        3.1.1 去女性化的性别文化和身体审美第31-35页
        3.1.2 规训与惩罚——制造去女性化的身体第35-39页
    3.2“文革”时期的女性身体及其服装面貌第39-44页
        3.2.1 裤脚上的阶级斗争——对“奇装异服”的批判第39-41页
        3.2.2 被遮蔽的身体与被彰显的政治——“合法性”着装第41-44页
    3.3“文革”结束至改革开放前的女性身体及服装第44-46页
        3.3.1 身体审美的回归第44-45页
        3.3.2 乍暖还寒的服装面貌第45-46页
    3.4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玻璃纤维固载金属配位催化剂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京津冀协同战略下北京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