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8-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符号说明第14-16页
第1章 前言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第18-21页
    2.1 研究对象的分组和研究期限第18页
    2.2 入选标准第18-19页
    2.3 排除标准第19页
    2.4 受试者终止和退出研究的标准第19-20页
        2.4.1 研究者决定的退出第19页
        2.4.2 受试者自行退出试验第19页
        2.4.3 对终止和退出试验的受试者的处理第19-20页
    2.5 剔除标准第20-21页
第3章 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第21-31页
    3.1 药品信息第21-22页
        3.1.1 试验药品第21页
        3.1.2 对照药品第21页
        3.1.3 其他试验用药物第21-22页
    3.2 试验总体设计第22页
    3.3 剂量确定依据第22-23页
        3.3.1 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第22-23页
        3.3.2 国外同类药Ⅲ期临床研究结果第23页
    3.4 给药方案第23-25页
        3.4.1 化疗方案第23-24页
        3.4.2 伴随用药第24页
        3.4.3 给药方法及时间第24-25页
    3.5 试验过程第25-28页
    3.6 疗效评价指标第28页
        3.6.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第28页
        3.6.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第28页
    3.7 安全性评价第28-30页
        3.7.1 不良事件的定义第28-29页
        3.7.2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判断标准第29页
        3.7.3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判断标准第29-30页
    3.8 统计分析人群和方法第30-31页
        3.8.1 全分析集第30页
        3.8.2 符合方案集第30页
        3.8.3 安全性人群第30页
        3.8.4 统计分析方法第30-31页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第31-43页
    4.1 受试者分配、脱落及剔除情况第31页
    4.2 可比性分析第31-34页
    4.3 合并用药结果及分析第34-35页
    4.4 有效性评价第35-38页
        4.4.1 基线时各组ANC值第35页
        4.4.2 主要疗效指标分析第35-36页
        4.4.3 次要疗效指标分析第36-38页
        4.4.4 救援性使用G-CSF第38页
        4.4.5 疗效小结第38页
    4.5 安全性分析第38-42页
        4.5.1 第一周期全部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次第38-41页
        4.5.2 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及ECOG评分结果第41-42页
    4.6 最佳剂量的确定第42-43页
第5章 讨论第43-47页
全文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件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因子类血液制品中蛋白质含量对效价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悬挂式大蒜种植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