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晶体结构缺陷简介 | 第11-15页 |
1.2.1 晶体缺陷的含义 | 第12页 |
1.2.2 晶体缺陷的分类 | 第12-14页 |
1.2.3 本征点缺陷和杂质点缺陷 | 第14页 |
1.2.4 点缺陷的表示方法 | 第14-15页 |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8-46页 |
2.1 计算材料科学概述 | 第18-20页 |
2.2 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3 从头(ab-initio)计算方法 | 第21-25页 |
2.4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5 交换关联能量泛函 | 第30-35页 |
2.6 赝势方法 | 第35-37页 |
2.7 密度泛函微扰理论(DFPT) | 第37-39页 |
2.8 本论文计算材料物性的软件简介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第三章 扩散理论方法简介 | 第46-58页 |
3.1 扩散的基本原理 | 第46页 |
3.2 扩散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 第46-47页 |
3.3 扩散的微观机制 | 第47-50页 |
3.4 原子跃迁和扩散系数 | 第50-53页 |
3.4.1 随机行走与扩散距离 | 第50-51页 |
3.4.2 扩散系数 | 第51-52页 |
3.4.3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 | 第52-53页 |
3.5 计算原子迁移势垒的方法 | 第53-56页 |
3.5.1 常规的NEB方法 | 第53-55页 |
3.5.2 改进的CI-NEB方法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四章 ZrC的基态性质 | 第58-76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9-60页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4.3.1 原子结构与力学性质 | 第60-62页 |
4.3.2 电子结构和电荷分布 | 第62-64页 |
4.3.3 ZrC材料的声子谱曲线和其热力学性质 | 第64-68页 |
4.4 ZrC中的缺陷形成能 | 第68-71页 |
4.5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五章 He原子在ZrC中的缺陷形成过程和扩散行为 | 第76-88页 |
5.1 引言 | 第76-77页 |
5.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77-78页 |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78-84页 |
5.3.1 He原子在ZrC材料内的稳定性研究 | 第78-80页 |
5.3.2 He原子在ZrC中的扩散行为 | 第80-83页 |
5.3.3 扩散系数 | 第83-84页 |
5.4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六章 ZrC材料中H/D/T的稳定性及扩散行为 | 第88-102页 |
6.1 引言 | 第88-89页 |
6.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89-91页 |
6.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91-99页 |
6.3.1 单个H原子在ZrC中的稳定性 | 第91-93页 |
6.3.2 两个H原子在ZrC中的稳定性 | 第93-95页 |
6.3.3 H原子在ZrC中的迁移路径 | 第95-96页 |
6.3.4 扩散系数 | 第96-9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七章 Be材料中He原子的稳定性及扩散行为 | 第102-120页 |
7.1 引言 | 第102-103页 |
7.2 计算方法 | 第103-105页 |
7.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5页 |
7.3.1 间隙He原子在α-Be中的稳定位 | 第105-108页 |
7.3.2 间隙He原子在α-Be中的迁移行为 | 第108-111页 |
7.3.3 扩散系数 | 第111-11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个人简历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