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11-22页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第13-19页
        (一)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第13-17页
        (二)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第17-19页
        (三) 总结与展望第19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 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页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0-22页
        (一) 研究的创新尝试第20-21页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一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与重要意义第22-34页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第22-27页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第22-26页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的过程第26-27页
    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第27-30页
        (一)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第27-29页
        (二)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第29-30页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第30-34页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内意义第31-32页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际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第34-60页
    一、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和重要启示第34-39页
        (一)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第34-38页
        (二)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重要启示第38-39页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第39-45页
        (一)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9-43页
        (二)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第43-45页
    三、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价值第45-60页
        (一)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系统梳理第45-55页
        (二)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总体特点第55-57页
        (三)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当代价值第57-60页
第三章 国外的节约理论及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第60-75页
    一、国外的节约理论第60-62页
        (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第60-61页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第61-62页
    二、国外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第62-75页
        (一)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规范第62-64页
        (二) 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政府示范来激励第64-68页
        (三) 通过企业的认同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第68-71页
        (四)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节约意识培养来保障第71-75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第75-99页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75-87页
        (一) 中国的资源现状第75-82页
        (二) 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82-86页
        (三) 与节约相悖的各种浪费现象第86-87页
    二、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第87-95页
        (一) 国家层面的成就第87-90页
        (二) 地方层面的成就第90-92页
        (三) 企业层面的成就第92-95页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第95-99页
        (一) 资源短缺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第95-96页
        (二)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挑战第96-97页
        (三) 节约型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挑战第97页
        (四) 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第97-98页
        (五)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挑战第98-99页
第五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有效途径第99-126页
    一、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第99-113页
        (一)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第99-102页
        (二)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模式第102-106页
        (三) 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模式第106-109页
        (四) 节约型社会的生态模式第109-113页
    二、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第113-126页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13-115页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第115-118页
        (三) 节约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第118-121页
        (四) 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第121-126页
结语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4页
后记第134-135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nO电子传输层的PbS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研究
下一篇: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