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1.1.1 缓释肥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1.2 盐碱地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1.3 盐碱地的改良进展 | 第19-20页 |
1.1.4 玉米在盐碱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1.5 缓释肥料在盐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2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2.4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缓释尿素在静水中的养分释放特征 | 第25-28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2.2.1 试验概况 | 第25页 |
2.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3.1 缓释尿素的养分累积释放曲线 | 第26-27页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缓释尿素在田间的养分释放特征 | 第28-3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3.2.1 试验地概况 | 第28页 |
3.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3.3.1 缓释尿素的养分累积释放曲线 | 第29-30页 |
3.3.2 硫包膜尿素氮素的释放特征 | 第30-31页 |
3.3.3 不同缓释尿素对耕层土壤pH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对盆栽玉米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盆栽) | 第34-51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4.2.1 试验地概况 | 第34页 |
4.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 第34-35页 |
4.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4.3.1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中缓效氮的释放规律 | 第36页 |
4.3.2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春玉米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36-39页 |
4.3.3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春玉米土壤EC值的影响 | 第39-42页 |
4.3.4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5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根生长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6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不同生育阶段玉米地上部吸氮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7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地下部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积累量 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8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春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9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田间埋袋) | 第51-63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5.2.1 试验地概况 | 第51页 |
5.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 第51-52页 |
5.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 第5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1页 |
5.3.1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中缓效氮的释放规律 | 第52-53页 |
5.3.2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pH、EC的影响 | 第53-56页 |
5.3.3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6-58页 |
5.3.4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5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春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6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60-61页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第63-73页 |
6.1 引言 | 第63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6.2.1 试验地概况 | 第63页 |
6.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 第63-64页 |
6.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 第64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4-71页 |
6.3.1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64-65页 |
6.3.2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65-67页 |
6.3.3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6.3.4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春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6.3.5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收获后土壤pH、EC的影响 | 第69-71页 |
6.4 讨论与结论 | 第71-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74页 |
7.2 问题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