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前言 | 第11-17页 |
·硒的概况 | 第11-13页 |
·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第11-12页 |
·硒的分布 | 第12页 |
·人体的补硒途径 | 第12-13页 |
·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吸收运转及赋存形态 | 第13-15页 |
·硒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 | 第13页 |
·硒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运转 | 第13-14页 |
·硒在植物体内的赋存形式 | 第14页 |
·硒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作物富硒方式 | 第15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品种筛选试验 | 第17页 |
·盆栽试验 | 第17-18页 |
·田间试验 | 第18-19页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19-21页 |
·土壤总硒测定—原子荧光光谱仪(AFS一 82OA)法 | 第19页 |
·花生硒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花生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19-21页 |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 | 第20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0页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0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花生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第21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9页 |
·不同基因型花生富硒能力的差异 | 第22-28页 |
·施硒对花生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施硒对花生籽粒硒累积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施硒对花生籽粒产量和硒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施硒对花生不同品种品质的影响 | 第25-26页 |
·施硒对花生不同品种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施硒对花生不同品种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供试花生品种硒效率分类 | 第26-28页 |
·花生对硒的吸收动态 | 第28-38页 |
·不同施硒量下花生各器官对硒的吸收累积 | 第28-34页 |
·施硒对不同生育期花生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 第34-38页 |
·施硒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8-49页 |
·施硒对花生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施硒对大田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 第39页 |
·施硒对大田花生分枝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施硒对花生生物量的影响 | 第40页 |
·施硒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施硒对花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施硒对花生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施硒对与花生代谢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2-46页 |
·施硒对花生叶片中SOD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施硒对花生叶片中POD活性的影响 | 第43页 |
·施硒对花生叶片中CAT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施硒对花生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施硒对花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施硒对花生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施硒对花生不同品种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硒高效花生品种的筛选 | 第49页 |
·花生对硒的吸收动态 | 第49-50页 |
·硒对花生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第50-51页 |
·硒对与花生代谢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1-53页 |
5.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