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25页 |
| ·小麦条锈病及其危害 | 第11-13页 |
|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第11页 |
| ·侵染过程及症状 | 第11-12页 |
| ·生理小种命名及类型 | 第12-13页 |
|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 第13页 |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 第13-17页 |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及聚合育种 | 第13-16页 |
| ·抗条锈基因的聚合育种 | 第16页 |
| ·小麦抗条锈育种的现状及探索 | 第16-17页 |
|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学研究 | 第17-18页 |
|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在植病互作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寄主诱导转基因沉默技术(HIGS)在植物抗病方面的研究 | 第19-24页 |
| ·HIGS的背景 | 第19-20页 |
| ·HIGS的分子机制 | 第20-21页 |
| ·RNAi信号的传递 | 第21页 |
| ·HIG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21-24页 |
| ·HIGS技术在病原真菌基因功能验证方面的不足 | 第24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42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分析 | 第26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6-28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沉默载体构建 | 第28-31页 |
| ·沉默表达载体的小麦转化 | 第31-34页 |
|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4-35页 |
| ·转基因小麦的抗病分析 | 第35-36页 |
| ·病原诱导型表达载体构建 | 第36-4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61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注释及序列分析 | 第42-46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全基因组注释 | 第42-44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44-46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 第46-49页 |
| ·RNAi片段的克隆 | 第46-47页 |
| ·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9页 |
| ·普通小麦的遗传转化及分析 | 第49-52页 |
| ·转基因后代的抗病分析 | 第52页 |
| ·病原诱导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61页 |
| ·麦类GER4c启动子的同源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2-55页 |
| ·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7页 |
| ·短柄草遗传转化 | 第57-58页 |
| ·GFP表达的组织差异性分析 | 第58-59页 |
| ·病原菌诱导后GFP荧光观察 | 第59-61页 |
| 4 讨论 | 第61-63页 |
| ·小麦转基因材料的表型分析 | 第61页 |
| ·病原诱导型启动子载体构建 | 第61-63页 |
| 5 结论 | 第63-64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注释 | 第63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3页 |
| ·小麦条锈菌CDA基因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3页 |
| ·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研究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 附录 | 第71-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成绩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