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护具引起的规则变化对跆拳道技战术的影响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 ·电子护具的概念 | 第12页 |
| ·跆拳道技术的概念 | 第12页 |
| ·跆拳道战术的概念 | 第12-13页 |
| ·电子护具使用后技战术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电子护具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 ·技战术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6页 |
| ·录像观察法 | 第16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6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6页 |
| ·逻辑归纳法 | 第16-17页 |
| 4 研究与分析 | 第17-31页 |
| ·电子护具使用后竞赛规则的3次重要改变 | 第17-20页 |
| ·获胜方式的改变 | 第17-18页 |
| ·难度动作得分提高 | 第18-19页 |
| ·场地规格的变化 | 第19-20页 |
| ·技术使用情况统计及分析 | 第20-24页 |
| ·直拳技术重视率得到提高 | 第21页 |
| ·大量使用前腿为主进攻技术 | 第21-22页 |
| ·正向技术中双飞和下劈腿男女存在差异 | 第22-23页 |
| ·转体技术在赛场上逐渐出现,但得分率不高 | 第23-24页 |
| ·战术使用情况分析 | 第24-31页 |
| ·局的战术统计分析 | 第24-26页 |
| ·进攻、反击、迎击战术及对峙 | 第26-27页 |
| ·开式站位使用频率上升,前腿进攻技术应运而生 | 第27-28页 |
| ·常用战术分析 | 第28-30页 |
| ·新产生的战术--警告战术 | 第30-31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电子护具护具使用后竞赛规则变化对技战术的影响 | 第31页 |
| ·电子护具使用后跆拳道运动员技术使用变化特征 | 第31页 |
| ·电子护具使用后跆拳道运动员战术使用变化特征 | 第31页 |
| ·建议 | 第31-33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7-38页 |
| 附件1 专家访谈提纲 | 第38-39页 |
| 附件2 专家访谈信息统计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