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煤矿井下留设煤柱蠕变规律与稳定性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条带开采煤柱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15-25页 |
·条带煤柱受力分析 | 第15-18页 |
·条带煤柱的应力分布 | 第15-16页 |
·条带煤柱破坏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条带开采留设煤柱破坏机理分析 | 第17-18页 |
·煤柱的长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4页 |
·煤柱强度与极限强度确定 | 第19-21页 |
·煤柱塑性区宽度 | 第21-22页 |
·煤柱的尺寸 | 第22-23页 |
·煤柱的时间效应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煤岩的蠕变模型与本构方程 | 第25-32页 |
·蠕变理论 | 第25-27页 |
·蠕变理论的典型组合模型 | 第27-31页 |
·蠕变基本组合模型 | 第28页 |
·Burgers模型 | 第28-30页 |
·改进的Burgers模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研究区概况 | 第32-37页 |
·采区概况 | 第32-33页 |
·开采条件 | 第33-36页 |
·地质构造 | 第33-34页 |
·煤层概况 | 第34页 |
·地层 | 第34-35页 |
·地表建筑物概况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煤柱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 | 第37-55页 |
·煤岩蠕变模型确定 | 第37-41页 |
·煤岩蠕变参数确定 | 第41页 |
·煤柱蠕变特征数值模拟 | 第41-54页 |
·三维模型确定 | 第41-44页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44页 |
·岩体力学参数选取 | 第44页 |
·FLAC3D数值计算 | 第44-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