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第1章 天然抗氧化剂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 MCF-7/ADM 细胞作用筛选 | 第18-29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药物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细胞 | 第19页 |
·药物及试剂的配制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1页 |
·MTT 法检测 MCF-7/ADM 细胞的耐药性 | 第19-20页 |
·MTT 法检测单用天然抗氧化剂对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 第20页 |
·MTT 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联合阿霉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20-21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1页 |
·结果 | 第21-24页 |
·MCF-7/ADM 细胞耐药性的确定 | 第21页 |
·单用天然抗氧化成分对 MCF-7/ADM 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 第21-22页 |
·抗氧化剂联合阿霉素对 MCF-7 和 MCF-7/ADM 细胞抑制作用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2章 叶黄素对人乳腺癌 MCF-7/ADM 细胞耐药性逆转研究 | 第29-38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药物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9-30页 |
·细胞 | 第30页 |
·药物及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叶黄素对 MCF-7 和 MCF-7/ADM 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0页 |
·MTT 法测定叶黄素与阿霉素联合使用对细胞的增敏作用 | 第30-31页 |
·MTT 法测定叶黄素与长春新碱联合使用对细胞的增敏作用 | 第31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1页 |
·结果 | 第31-35页 |
·不同浓度叶黄素对 MCF-7 和 MCF-7/ADM 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1-33页 |
·叶黄素联合阿霉素对细胞的抑瘤增效作用 | 第33-34页 |
·叶黄素联合长春新碱对细胞的抑瘤增效作用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3章 叶黄素逆转人乳腺癌 MCF-7/ADM 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探讨 | 第38-49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药物 | 第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9页 |
·细胞 | 第39页 |
·药物及试剂的配制 | 第39页 |
·方法 | 第39-40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叶黄素对细胞内阿霉素蓄积的影响 | 第39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叶黄素对细胞内阿霉素蓄积的影响 | 第39-40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叶黄素联合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 | 第40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45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叶黄素对细胞内阿霉素蓄积的影响 | 第40-43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叶黄素对细胞内阿霉素蓄积的影响 | 第43-44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叶黄素诱导细胞凋亡情况变化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4章 综述 中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 第49-56页 |
·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主要相关机制 | 第49-51页 |
·P-糖蛋白 | 第49-50页 |
·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 | 第50页 |
·细胞凋亡引起的耐药机制 | 第50-51页 |
·中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策略 | 第51-53页 |
·单味中药成分 | 第51-52页 |
·中药复方 | 第52页 |
·中药联合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