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及吸附功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引言第12-14页
     ·纳米材料及相关背景第12页
     ·纳米材料的独特效应第12-13页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3页
     ·纳米材料的前景第13-14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介绍第14页
   ·羟基磷灰石掺杂及制备第14-18页
     ·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第15-18页
       ·羟基磷灰石干法合成第15-16页
       ·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第16页
       ·微乳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第16-17页
       ·溶胶-凝胶法第17页
       ·化学沉淀法第17页
       ·水解法第17-18页
   ·高生物活性材料的介绍第18-20页
     ·生物材料的定义第18页
     ·生物医用材料的介绍第18页
     ·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第18页
     ·硬组织材料简介及应用第18-19页
     ·复合材料第19-20页
   ·污水危害及处理的基本方法第20-24页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第20页
     ·污水中有机物的危害第20-21页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处理方法第21-24页
       ·吸附法第21-22页
       ·膜过滤法第22-23页
       ·离子交换法第23页
       ·化学沉淀法第23-24页
       ·电化学污水处理法第24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4-27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1 .6.2研究内容第24-27页
 参考文献第27-30页
第二章 纳米级碳酸根掺杂棒状羟基磷灰石合成第30-42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部分第30-32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钙源及磷源溶液配制第31页
       ·碳酸根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第31页
       ·场发射透射电镜(TEM)第31-32页
       ·红外仪(FTIR)第32页
       ·X-射线晶体衍射(XRD)第32页
       ·拉曼光谱仪(Raman)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表面活性剂模板浓度影响第32-33页
     ·水热时间的影响第33-34页
     ·水热温度影响第34页
     ·碳酸根掺杂量影响第34-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三章 高生物活性花状羟基磷灰石制备及表征第42-54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4页
     ·试剂与仪器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钙源及磷源的配制第43页
       ·硅掺杂花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第43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第43-44页
       ·红外仪(FTIR)第44页
       ·X-射线衍射(XRD)第44页
       ·拉曼光谱仪(Raman)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水热时间影响第44-46页
     ·TEOS对花状结构形成的影响第46页
     ·不同水热温度和EDTA模板量影响第46-50页
     ·花状羟基磷灰石合成机理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四章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表征第54-66页
   ·引言第54页
   ·实验部分第54-57页
     ·试剂与仪器第54-55页
     ·实验方法第55-57页
       ·CHA纳米棒对骨肉瘤细胞(MG-63 Cells)毒性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第55页
       ·花状硅掺杂羟基磷灰石对MG-63 Cells毒性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第55-56页
       ·花状Si-HA对rBMSCs毒性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第56-57页
       ·数据统计学分析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3页
     ·CHA纳米棒对MG-63 Cells毒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估第57-59页
     ·花状Si-HA对MG-63 Cells毒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估第59-61页
     ·花状Si-HA粉末对rBMSCs毒性及分化能力评估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五章 光学基底上羟基磷灰石涂膜改性第66-75页
   ·引言第66页
   ·实验部分第66-69页
     ·试剂与仪器第66-67页
     ·待涂膜基底的前处理及实验方法第67页
     ·样品结构表征及生物相容性评估第67-69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第67页
       ·红外仪(FTIR)第67-68页
       ·X-射线衍射(XRD)第68页
       ·拉曼光谱仪(Raman)第68页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透光率第68页
       ·涂抹样品白光下透过性能第68页
       ·涂抹样品在对荧光的透过性能第68页
       ·碱性磷酸酶染色情况观察第68-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3页
     ·红外,拉曼和XRD表征第69-70页
     ·扫面电镜(SEM)结果第70页
     ·涂膜对透光率影响第70-71页
     ·不同钙磷浓度对涂膜浓度的影响第71页
     ·白光下观察涂膜样品上的细胞形态第71-72页
     ·白光下观察涂膜样品上磷酸酶染色分布情况第72页
     ·荧光环境下观察细胞形态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六章 不同形貌羟基磷灰石对多种污染质的吸附研究第75-107页
   ·引言第75页
   ·实验部分第75-84页
     ·试剂与仪器第76页
     ·实验方法第76-84页
       ·模拟吸附的实验方法第76-77页
       ·污染质浓度的检测第77页
       ·实验溶液的配制第77-79页
       ·CHA纳米棒和花状Si-HA粉末的BET吸附分析第79页
       ·羟基磷灰石Zeta电位第79-80页
       ·两种类型羟基磷灰石对有机和无机污染质的吸附第80-81页
       ·有机和无机污染质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第81-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103页
     ·BET吸附及Zeta电位第84-85页
     ·CHA纳米棒对染料胭脂红吸附研究第85-90页
       ·时间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86-87页
       ·不同pH对吸附量的影响第87-88页
       ·不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影响第88-90页
     ·CHA纳米棒对Cu~(2+)、Hg~(2+)、Ni~(2+)单吸附实验第90-96页
       ·不同时间对单吸附效果的影响第91-93页
       ·不同pH值对单吸附效果的影响第93-94页
       ·不同初始浓度对单吸附效果的影响第94-96页
     ·花状Si-HA对对硝基苯酚及Hg~(2+)吸附研究第96-102页
       ·时间因素对吸附效果影响第96-99页
       ·pH环境因素的影响第99-100页
       ·初始浓度因素的影响第100-102页
     ·两种羟基磷灰石竞争吸附研究第102-103页
     ·两种羟基磷灰石对Hg~(2+)解吸附再生第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物前驱体中硫酸盐及单质硫对活性炭超电容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壳聚糖三氧化二砷肝靶向载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