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对地震动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土体液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试验误差研究 | 第25-7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土动力学参数的共振柱测试方法 | 第25-30页 |
| ·土动力学参数试验概述 | 第25-26页 |
| ·共振柱试验原理 | 第26-30页 |
| ·共振柱试验 | 第30-31页 |
| ·试验仪器及试样 | 第30页 |
| ·试验方案及步骤 | 第30-31页 |
| ·试验结果及其可靠性 | 第31-33页 |
| ·分布形态 | 第33-52页 |
| ·直方图检验方法 | 第33-34页 |
| ·P-P图法 | 第34页 |
|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误差的分布形态 | 第34-52页 |
| ·误差离散性计算方法 | 第52页 |
| ·试验误差分析结果 | 第52-67页 |
| ·砂土动力特性试验误差分析结果 | 第52-59页 |
| ·粘土和粉土动力特性试验误差分析结果 | 第59-67页 |
| ·砂土、粘土和粉土动力特性试验误差结果比较 | 第67-70页 |
| ·普通组比较 | 第67-69页 |
| ·专业组比较 | 第69-70页 |
| ·误差来源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 第三章 基于KiK-net的两种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 第73-103页 |
| ·引言 | 第73页 |
| ·KiK-net简介 | 第73-76页 |
| ·等效线性化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76-77页 |
| ·SHAKE2000程序简介 | 第76页 |
| ·LSSRLI-1 程序简介 | 第76-77页 |
| ·台站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77-79页 |
| ·不同场地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9-101页 |
| ·地表峰值加速度对比分析 | 第79-94页 |
| ·加速度反应谱对比分析 | 第94-95页 |
| ·土层剪应变对比分析 | 第95-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四章 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试验误差对地震动的影响 | 第103-151页 |
| ·引言 | 第103页 |
| ·计算工况 | 第103-104页 |
| ·输入地震动 | 第104页 |
| ·土的动力非线性参数 | 第104-106页 |
| ·试验误差对土层反应影响的概率分析 | 第106-148页 |
| ·试验误差对峰值加速度影响的概率分析 | 第106-116页 |
| ·动剪切模量比误差对反应谱影响的概率分析 | 第116-128页 |
| ·阻尼比误差对反应谱影响的概率分析 | 第128-138页 |
| ·动剪切模量比误差对特征周期影响的概率分析 | 第138-143页 |
| ·阻尼比误差对特征周期影响的概率分析 | 第143-1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8-151页 |
| 第五章 孔压增长下双曲线模型参数研究 | 第151-175页 |
| ·引言 | 第151-152页 |
| ·试验设计 | 第152-159页 |
| ·试验仪器 | 第152-154页 |
| ·试样与试验方案 | 第154-159页 |
| ·试验步骤 | 第15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59-174页 |
| ·典型试验结果和动强度试验结果 | 第159-161页 |
|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161-162页 |
| ·孔压增长下循环最大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及修正公式 | 第162-167页 |
| ·孔压增长下循环极限剪应力的变化规律及修正公式 | 第167-173页 |
| ·与他人成果比较 | 第173-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 第六章 土层地震反应有效应力分析方法的改进 | 第175-183页 |
| ·引言 | 第175页 |
| ·有效应力分析原理 | 第175-178页 |
| ·基本假设 | 第175-176页 |
| ·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176-177页 |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177页 |
| ·剪切模量和抗剪强度随孔压变化的修正 | 第177-178页 |
| ·阻尼的修正 | 第178页 |
| ·孔压增长模型 | 第178页 |
| ·计算结果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对比 | 第178-182页 |
| ·计算剖面及输入波的选取 | 第178-180页 |
| ·结果对比 | 第180-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2-18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3-18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第184-18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87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87-1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9-198页 |
| 致谢 | 第198-19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99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99-200页 |
| 攻读博士期间主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