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乡村景观营建中公众参与式设计的调查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绪论第14-24页
   ·研究背景第14页
     ·乡村景观营建中面临的困境第14页
     ·美丽乡村营建的需要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相关概念阐述第19-20页
     ·乡村景观第19-20页
     ·公众参与第2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研究目的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文献研究法第21页
     ·实地调研法第21页
     ·问卷访谈法第21页
     ·层次分析法第21页
     ·案例分析法第21页
     ·信息反馈法第21页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第21-24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研究框架第22-24页
2 乡村景观营建相关利益主体需求研究第24-32页
   ·弱势群体——部分当地村民第25-27页
     ·当地留守村民第25-26页
     ·外出打工村民第26-27页
     ·邻村政府和村民第27页
   ·活跃群体第27-28页
   ·资源群体第28页
     ·村委会——政治组织作用第28页
     ·投资者——融资和管理资金运营作用第28页
   ·专业群体第28-30页
     ·规划设计者第28-29页
     ·当地景观营建技术和队伍第29-30页
   ·其他人员——周边游客第30页
     ·精神放松需求第30页
     ·审美欣赏需求第30页
     ·体验需求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乡村景观营建的调查指标体系构建第32-40页
   ·乡村景观营建的调查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2-34页
     ·尊重主体原则第32页
     ·实事求是原则第32页
     ·统筹兼顾原则第32-33页
     ·动态跟踪原则第33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33页
     ·科学简洁原则第33页
     ·可行性原则第33页
     ·有效性原则第33-34页
   ·乡村景观营建的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第34-35页
   ·乡村景观营建的调查指标的选取第35-37页
     ·一级指标选取第35页
     ·二级指标选取第35-36页
     ·三级指标选取第36-37页
   ·三级指标的划分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公众参与乡村景观营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0-48页
   ·指标的选取第40-41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1-42页
   ·一致性检验第42-43页
   ·结果分析第43-47页
     ·美景度第45页
     ·实用性第45-46页
     ·可行性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公众参与乡村景观营建的调查指标的应用和检验第48-73页
   ·问卷的基本情况第48-49页
     ·问卷的设计情况第48页
     ·问卷的发放情况第48-49页
   ·公众参与乡村景观营建的调查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第49-52页
     ·调查指标的信度第49-50页
     ·调查指标的效度第50-52页
   ·公众参与乡村景观营建的问卷调查结果第52-70页
     ·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层面的公众认知第52-53页
     ·生态指标第53-57页
     ·美学指标第57-64页
     ·生产指标第64-70页
   ·根据乡村景观营建中公众参与式调查指标体系的设计实践第70-73页
     ·生态指标的运用情况第71-72页
     ·美学指标的运用情况第72页
     ·生产指标的运用情况第72-73页
6 公众参与乡村景观营建的评价指标应用和检验第73-76页
   ·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第73-74页
     ·可操作性第73页
     ·有效性第73-74页
   ·张地村公众参与乡村景观营建的评价指标的结果分析第74-76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76页
     ·构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公众参与的调查指标体系第76页
     ·构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公众参与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第76页
   ·研究的不足第76-77页
     ·指标体系的动态性不足,不能灵活应对乡村营建中的所有问题第76页
     ·指标体系的特殊性不足,不能全面概括村庄营建中的独特问题第76页
     ·指标体系的客观性不足,需要大量的实践检验和完善第76-77页
   ·本文的研究展望第77-78页
     ·以丰富的实践动态地调整调查和评价指标体系第77页
     ·分类地研究乡村景观营建中公众参与式设计的调查和评价指标体系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第82-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州市居住区景观树木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自整平直读数沉降观测仪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