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 第11页 |
·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问题 | 第11页 |
·金融是保证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动力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页 |
2 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 | 第19-2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页 |
·粮食加工 | 第20页 |
·粮食加工产业 | 第20页 |
·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 | 第20页 |
·金融支持 | 第20页 |
·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金融结构理论 | 第21页 |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第21-22页 |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2页 |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22页 |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第22-23页 |
·金融支持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第23-26页 |
·金融支持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 | 第23-24页 |
·金融支持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 第24-26页 |
3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现状 | 第26-36页 |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 第26-27页 |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的组织模式 | 第27-29页 |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 第27-28页 |
·服务组织带动型模式 | 第28-29页 |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规模小而分散 | 第29页 |
·成本压力过大 | 第29-30页 |
·产品品牌不响 | 第30页 |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30-36页 |
·企业规模结构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 第30-31页 |
·企业产品品种结构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 第31-32页 |
·企业组织结构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 第32-33页 |
·企业融资需求现状 | 第33-34页 |
·企业享受政策性金融供给现状 | 第34-35页 |
·企业享受银行信贷支持现状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4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6-38页 |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金融资源不足 | 第36页 |
·融资结构比例失调 | 第36页 |
·金融机构分散 | 第36-37页 |
·金融创新不活跃 | 第37页 |
·金融发展配套设施不健全 | 第37页 |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第37-38页 |
·信贷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融资方式不当 | 第38页 |
·相关政策缺失 | 第38页 |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38页 |
·监管力度不够 | 第38页 |
5 国外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第38-43页 |
·国外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的模式 | 第39-40页 |
·德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 | 第39页 |
·美国的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 | 第39-40页 |
·国外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模式的优劣势 | 第40-41页 |
·银行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的优劣势 | 第40-41页 |
·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的优劣势 | 第41页 |
·国外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通过银行商业化改革提高间接融资的效率 | 第42页 |
·强化银行在银行与企业关系中主动地位和监督地位 | 第42页 |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以降低对银行的依赖 | 第42-43页 |
6 郑州市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金融支持策略 | 第43-45页 |
·积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 第43页 |
·加快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大力吸引民间资本 | 第43-44页 |
·通过政府引导,实现金融产业集聚效应 | 第44页 |
·完善银行内部结构,激发金融创新活力 | 第44页 |
·丰富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7 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件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