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研究-XX油田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与油水识别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技术关键 | 第9-10页 |
| ·创新性分析 | 第10-11页 |
| 第2章 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数据处理 | 第11-19页 |
| ·预处理 | 第11-13页 |
| ·确定核磁回波信号曲线 | 第13页 |
| ·T_2谱的反演 | 第13-15页 |
| ·确定孔隙度 | 第15-17页 |
| ·估算渗透率 | 第17-19页 |
| 第3章 流体性质识别与评价研究 | 第19-37页 |
| ·流体性质识别技术 | 第19-25页 |
| ·不同类型流体在核磁共振测井上的响应特征 | 第25-28页 |
| ·利用水和烃的T1差异确定含烃饱和度 | 第28-30页 |
| ·利用水和烃的T2差异确定含烃饱和度 | 第30-34页 |
| ·利用双TE测井确定含烃饱和度 | 第34-37页 |
| 第4章 变T2截止值研究 | 第37-47页 |
| ·变T2截止值研究流程 | 第37-38页 |
| ·T2谱形态特征与T2截止值的关系 | 第38-43页 |
| ·核磁关键参数与T2截止值的关系 | 第43-47页 |
| 第5章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 第47-75页 |
| ·常用孔隙结构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 | 第48-49页 |
| ·T2分布与毛细管压力曲线关系的数学推导 | 第49-50页 |
| ·实验层段物性状况 | 第50-52页 |
| ·孔隙结构参数与T2几何均值两者的关系 | 第52-55页 |
| ·T2分布与视毛管压力曲线 | 第55-63页 |
| ·效果对比与分析 | 第63-67页 |
| ·三孔隙度百分比组分法 | 第67-69页 |
| ·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指数 | 第69-70页 |
| ·储层分类参数的确定 | 第70-72页 |
| ·综合分类标准 | 第72页 |
| ·储层分类实例 | 第72-75页 |
| 第6章 XX油田数据处理 | 第75-84页 |
| ·高渗透地层油水识别 | 第75-77页 |
| ·低孔低渗地层油水识别 | 第77-79页 |
| ·凝灰岩等复杂岩性储层油水识别 | 第79-84页 |
| 第七章 实例与效果 | 第84-93页 |
| ·变T2处理结果与岩心分析对比 | 第84-89页 |
| ·孔径分析处理结果对比 | 第89-90页 |
| ·产能曲线对比 | 第90-93页 |
| 结论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个人简介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