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选择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概述 | 第12-15页 |
·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现状 | 第15-20页 |
·强酸性体系合成 | 第15-18页 |
·碱性体系合成 | 第18-19页 |
·其它模板剂体系的合成 | 第19-20页 |
·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20-22页 |
·催化应用 | 第20-21页 |
·吸附应用 | 第21-22页 |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表征手段 | 第24-25页 |
·XRD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N_2吸附分析 | 第2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5页 |
·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25-27页 |
·模板剂的制备 | 第25页 |
·以CTEABr为模板剂在弱酸性介质中合成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磷酸体系 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的控制合成 | 第27-53页 |
·磷酸体系盐诱导合成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 | 第27-36页 |
·对比实验的一般结果 | 第27页 |
·等摩尔不同钠盐诱导合成Pm(3|-)n结构 | 第27-31页 |
·搅拌反应和静置反应对比试验 | 第31-33页 |
·洗涤和不洗对比实验 | 第33-35页 |
·与强酸性体系的对比实验 | 第35-36页 |
·合成参数变化对介孔结构和物相的影响 | 第36-48页 |
·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36-38页 |
·钠盐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38-42页 |
·磷酸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42-44页 |
·模板剂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TEOS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添加有机试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弱酸性体系(0<PH<2) 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合成中的的机理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醋酸体系 3D立方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的控制合成 | 第53-67页 |
·醋酸体系盐诱导合成Pm(3|-)n结构硅基介孔材料 | 第53-58页 |
·等摩尔不同钠盐诱导合成Pm(3|-)n结构 | 第53-56页 |
·搅拌反应和静置反应对比实验 | 第56-57页 |
·洗涤和不洗对比试验 | 第57-58页 |
·合成参数变化对介孔结构和物相的影响 | 第58-64页 |
·醋酸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58-60页 |
·钠盐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60-62页 |
·模板剂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62-63页 |
·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