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北京旧城更新现状及问题概述 | 第9-10页 |
·杨梅竹斜街的新生活 | 第10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10-11页 |
·研究基础 | 第11-17页 |
·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相关理论和概念 | 第14-17页 |
·与已有研究的关系与区别 | 第17页 |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杨梅竹斜街更新历程回顾 | 第21-69页 |
·项目背景 | 第21-35页 |
·区位及历史沿革 | 第21-27页 |
·当前旧城更新社会背景 | 第27-30页 |
·大栅栏地区现状问题 | 第30-33页 |
·东城区鲜鱼口地区更新影响 | 第33-35页 |
·更新项目概况 | 第35-44页 |
·项目概述及定位 | 第35页 |
·实施主体 | 第35-37页 |
·大栅栏更新计划 | 第37-43页 |
·杨梅竹斜街试点 | 第43-44页 |
·更新内容与操作方式 | 第44-65页 |
·试点空间更新 | 第44-60页 |
·试点产业更新 | 第60-62页 |
·历史文化复兴 | 第62-63页 |
·大事件与旧城更新 | 第63-65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阶段性成效及评价 | 第65-67页 |
·阶段性成效 | 第65-66页 |
·评价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3章 杨梅竹斜街更新策略分析 | 第69-85页 |
·更新思路 | 第69页 |
·项目定位与更新计划 | 第69-72页 |
·实施主体与参与主体 | 第72-75页 |
·更新方式 | 第75-82页 |
·空间更新策略与操作方式 | 第75-77页 |
·产业更新策略与操作方式 | 第77-80页 |
·历史文化发掘 | 第80-81页 |
·经济运作方式 | 第81-82页 |
·以政府为主导、多方主体参与、多元方向发展的旧城更新策略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杨梅竹斜街更新对北京旧城更新的意义 | 第85-95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对北京旧城更新的现实意义 | 第85-89页 |
·北京旧城更新不同时期采取的更新策略 | 第85-86页 |
·目前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86-87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的普适性 | 第87-88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的历史意义 | 第88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的借鉴意义 | 第88-89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对北京旧城更新的理论意义 | 第89-91页 |
·现有的北京旧城更新的理论体系 | 第89-90页 |
·杨梅竹斜街更新体现的旧城更新理论特点 | 第90-91页 |
·理论意义 | 第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附录 | 第101-137页 |
附录一:杨梅竹斜街沿街立面信息调查表 | 第101-108页 |
附录二:访谈录 | 第108-128页 |
大栅栏投资公司访谈 | 第108-116页 |
杨梅竹斜街景观更新设计项目访谈 | 第116页 |
标准营造微胡同项目访谈 | 第116-118页 |
众建筑内盒院项目访谈 | 第118-120页 |
Soloist Coffee店主访谈 | 第120-122页 |
米念店主访谈 | 第122-123页 |
王海宇博士访谈 | 第123-128页 |
附录三:北京国际设计周杨梅竹斜街展览汇总 | 第128-131页 |
附录四:杨梅竹斜街沿街立面示意图(手绘) | 第131-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