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8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家鸡的起源驯化 | 第14-20页 |
·家鸡起源驯化问题的提出与争议 | 第14-15页 |
·单起源还是多起源 | 第15-16页 |
·家鸡起源驯化时间和地点 | 第16-18页 |
·家鸡的传播 | 第18-20页 |
·古代DNA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古代DNA技术的发展 | 第20-22页 |
·古代DNA技术的典型应用 | 第22-23页 |
·古代DNA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23-25页 |
·古代DNA技术在动物起源驯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31页 |
·应用于农业大动物的起源驯化研究 | 第25-27页 |
·应用于家鸡的起源驯化研究 | 第27-28页 |
·古代DNA技术在动物起源驯化研究中遭遇的瓶颈 | 第28-29页 |
·古代DNA技术应用于家鸡起源驯化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9-31页 |
·痕量DNA模板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31-36页 |
·全基因组扩增技术 | 第32-34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34-3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6-38页 |
·利用古代DNA技术研究家鸡起源驯化的科学意义 | 第36页 |
·家鸡起源驯化研究对揭示人类文明进程的意义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古代家鸡DNA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 | 第38-53页 |
·平台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1页 |
·实验样本 | 第39页 |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39-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6页 |
·样木收集及预处理 | 第41页 |
·DNA模板的制备 | 第41-43页 |
·引物设计 | 第43页 |
·DNA扩增 | 第43-45页 |
·回收、克隆及测序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51页 |
·环介导引物应用于PCR扩增体系 | 第46-47页 |
·L-PCR的扩增效率 | 第47-48页 |
·L-PCR扩增的保真性 | 第48-50页 |
·古代样本验证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古代DNA技术应用于家鸡起源驯化研究 | 第53-76页 |
·技术路线 | 第53-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9页 |
·样本收集 | 第54页 |
·样本详细信息 | 第54-55页 |
·遗址详细信息 | 第55-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61页 |
·古代DNA实验室及样本处理 | 第59页 |
·引物设计 | 第59-60页 |
·古代DNA扩增及测序 | 第60页 |
·重复实验及独立验证 | 第60页 |
·样本及遗址测年 | 第60页 |
·数据分析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 | 第61-71页 |
·古代DNA的提取及扩增 | 第61页 |
·样本及遗址测年结果 | 第61-63页 |
·古代遗存的种属鉴定结果 | 第63-64页 |
·系统发生学分析 | 第64-66页 |
·古代样本的系统发生学地位 | 第66-68页 |
·区域地理发生学分析 | 第68-71页 |
·讨论 | 第71-76页 |
·生产力水平与家鸡驯化 | 第71-72页 |
·环境变化与家鸡起源 | 第72-73页 |
·家鸡起源与驯化状态的判断 | 第73-75页 |
·多源起源及传播 | 第75-7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8页 |
附录 | 第8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个人简历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