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Ⅱ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镁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球形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的制备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氧化镁的性质第12页
   ·氧化镁的应用第12-13页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固相法第13-14页
     ·液相法第14-15页
     ·气相法第15页
   ·纳米氧化镁的应用第15-17页
   ·纳米氧化镁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氧化镁微球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9-21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末的研究第21-35页
   ·前言第21页
   ·实验部分第21-24页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第21-22页
     ·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流程第22-23页
     ·样品表征方法第23-2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4-32页
     ·煅烧热处理制度的确定第24-26页
     ·硝酸镁浓度对纳米氧化镁粉末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尿素与硝酸镁的摩尔比对纳米氧化镁粉末性能的影响第27-29页
     ·反应时间对纳米氧化镁粉末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反应温度对纳米氧化镁粉末性能的影响第30-32页
     ·纳米氧化镁粉末的形貌分析第32页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末的反应机理探讨第32-34页
   ·本章总结第34-35页
第3章 乳液的稳定性及其类型的研究第35-44页
   ·前言第35页
   ·实验部分第35-37页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第35-36页
     ·乳液的配制第36-37页
     ·样品表征方法第3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乳液的稳定性第37-39页
     ·乳化方式第39页
     ·乳化剂的HLB值第39-40页
     ·乳液的黏度第40-41页
     ·乳液的电导率第41-42页
     ·W/O型乳液的三元系统相图第42-43页
       ·三元系统相图的绘制第42页
       ·乳液的形貌第42-43页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第4章 氧化镁团聚粉末的制备研究第44-63页
   ·前言第44页
   ·实验部分第44-46页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第44-45页
     ·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流程第45页
     ·样品表征方法第45-4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62页
     ·煅烧热处理制度的确定第46-47页
     ·硝酸镁浓度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47-49页
     ·尿素与硝酸镁摩尔比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反应时间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反应温度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M值大小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N值大小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乳化搅拌转速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煅烧升温速率对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形貌的影响第61-62页
   ·本章总结第62-63页
第5章 氧化镁团聚粉末制备工艺的优化第63-69页
   ·前言第63页
   ·实验部分第63-64页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第63页
     ·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流程第63页
     ·样品表征方法第63页
     ·正交实验参数第63-64页
     ·正交实验方案第6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67页
     ·正交实验结果讨论第64-65页
     ·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的形貌分析第65-66页
     ·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的晶体结构分析第66页
     ·纳米氧化镁团聚粉末的粒度分析第66-67页
   ·球形纳米氧化物团聚粉末的制备机理探讨第67-68页
   ·本章总结第68-69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全文总结第69-70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70页
   ·后期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空微孔聚合物微球合成及应用
下一篇:聚氨酯密封圈的减摩改性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