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生血方治疗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英文缩写名词对照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第10-12页 |
1.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 第10页 |
2. 纳入标准 | 第10-11页 |
3.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4. 病例剔除和脱落 | 第11页 |
5.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第12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基础治疗 | 第12页 |
·益气生血方治疗 | 第12页 |
·地榆升白片治疗 | 第12-13页 |
3. 操作方法 | 第13页 |
·治疗组 | 第13页 |
·对照组 | 第13页 |
4. 治疗疗程 | 第13页 |
5. 观测指标 | 第13页 |
·安全性观测指标 | 第13页 |
·疗效性观测指标 | 第13页 |
6. 临床疗效评定 | 第13-14页 |
7. 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5-18页 |
1. 两组性别比较 | 第15页 |
2. 两组年龄比较 | 第15页 |
3. 两组病程分布的比较 | 第15-16页 |
4. 两组甲状腺功能水平比较 | 第16页 |
5. 两组白细胞、粒细胞水平比较 | 第16-17页 |
6.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17页 |
7.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17页 |
8. 安全性检测 | 第17-1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18-26页 |
1. 中医对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认识 | 第18-20页 |
·对中医病名的认识 | 第18页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8-19页 |
·中医药防治的概况 | 第19-20页 |
·益气养血,滋阴降火 | 第19页 |
·健脑宁心,柔肝滋肾 | 第19页 |
·益气养阴,柔肝理气 | 第19页 |
·专方专药 | 第19-20页 |
·针药并用 | 第20页 |
2. 现代医学对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认识 | 第20-23页 |
·流行病学 | 第20页 |
·发病机制 | 第20-21页 |
·遗传基因相关性 | 第21页 |
·甲亢与骨髓造血系统的相关性 | 第21页 |
·自身免疫反应 | 第21页 |
·临床表现 | 第21-22页 |
·治疗方法 | 第22-23页 |
·一般治疗 | 第22页 |
·抗甲状腺药物(ATD)与β受体阻滞剂 | 第22页 |
·升白药物 | 第22-23页 |
·~(131)I治疗 | 第23页 |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第23-24页 |
·对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第23-24页 |
·益气生血方的方解 | 第24页 |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4页 |
4. 疗效分析 | 第24-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表 | 第31-37页 |
综述 | 第37-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