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角度射流对涡轮静叶端壁冷却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叶片端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4-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9-21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与模型 | 第23-28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3-24页 |
·湍流模型 | 第24-25页 |
·数值解法 | 第25-28页 |
·SIMPLE 算法 | 第25页 |
·有限体积法 | 第25-26页 |
·空间离散的二阶迎风格式 | 第26页 |
·松弛技术 | 第26-27页 |
·计算的收敛 | 第27-28页 |
第3章 涡轮端壁复合角度气膜冷却的数值研究 | 第28-42页 |
·物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 | 第28-34页 |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28-31页 |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数值计算可行性验证 | 第32-33页 |
·网格无关性讨论 | 第33-34页 |
·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34-41页 |
·MarkⅡ静叶端壁表面流动基本特征 | 第34-36页 |
·不同入射角度对端壁气膜冷却影响的比较及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吹风比对端壁气膜冷却影响的比较及分析 | 第38-39页 |
·涡量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涡轮静叶端壁气膜冷却的正交数值研究 | 第42-52页 |
·物理模型和正交模拟方法 | 第42-44页 |
·物理模型 | 第42-43页 |
·正交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44-51页 |
·端壁平均冷却效率的比较及分析 | 第44-47页 |
·端壁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分析 | 第47页 |
·端壁表面温度场的比较及分析 | 第47-49页 |
·气膜孔周围局部冷却效率的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涡轮静叶端壁气膜孔布局的数值研究 | 第52-58页 |
·改进的气膜冷却方案 | 第52-53页 |
·吹风比对改进后端壁冷却效果的比较及分析 | 第53-55页 |
·吹风比对改进后叶片温度场的比较及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