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智能机床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机床自适应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数控系统的OEM开发研究现状 | 第1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面向开放式CNC的CPAC方案设计及其技术分析 | 第21-34页 |
·CPAC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ACC系统的实现方法分析 | 第21-22页 |
·CPAC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切削过程的主轴功率信号分析 | 第23-25页 |
·CPAC系统的技术实现分析 | 第25-33页 |
·D的CPAC技术实现分析 | 第26-30页 |
·FANUC 31i的CPAC技术实现分析 | 第30-31页 |
·海德汉iTNC530 的CPAC技术实现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恒功率自适应控制中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 第34-43页 |
·模糊控制理论简介 | 第34-35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特点 | 第34-35页 |
·模糊集合和隶属度函数 | 第35页 |
·模糊语言与模糊推理 | 第35页 |
·恒功率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5-38页 |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确定 | 第36页 |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设定 | 第36-37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38页 |
·MATLAB下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8-42页 |
·模糊逻辑工具箱下的模糊控制器制作 | 第39-40页 |
·模糊控制查询表的制作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 840D的恒功率自适应控制系统开发 | 第43-67页 |
·D数控系统简介 | 第43-45页 |
·D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43-44页 |
·D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44-45页 |
·840D的主轴功率信号采集 | 第45-46页 |
·进给速度的实时改变技术研究 | 第46-55页 |
·改变机床进给速度的原理分析 | 第46-48页 |
·PLC调用NC变量R参数的技术实现 | 第48-51页 |
·读写机床进给倍率的PLC编程实现 | 第51-53页 |
·进给倍率写入R参数的方法研究 | 第53-54页 |
·模糊控制器在CPAC系统的实现 | 第54-55页 |
·基于 840D的CPAC人机界面开发 | 第55-66页 |
·CPAC系统人机界面的需求分析 | 第55-56页 |
·D人机界面的OEM开发技术 | 第56-60页 |
·CPAC人机界面的开发与文件配置 | 第60-64页 |
·语言动态链接库的创建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恒功率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切削实验验证 | 第67-75页 |
·实验的机床设备简介及工件设计 | 第67-70页 |
·QLM27100-5X机床简介 | 第67-68页 |
·配有CPAC系统的机床运行过程分析 | 第68-69页 |
·凹槽型工件的设计 | 第69-70页 |
·未使用CPAC的工件切削实验 | 第70-72页 |
·未使用CPAC切削加工的功率采集 | 第70-71页 |
·未使用CPAC切削的主轴功率数据分析 | 第71-72页 |
·使用CPAC的工件切削实验 | 第72-74页 |
·自适应切削主轴功率采集实验 | 第72-73页 |
·自适应切削实验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