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载波相位差分的GPS载体姿态测量系统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各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利用GPS进行姿态测量的国内外现状 | 第13-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GPS载波相位姿态测量技术 | 第17-30页 |
·GPS系统概述 | 第17-20页 |
·GPS系统的特点 | 第17-18页 |
·GPS系统的组成 | 第18-20页 |
·GPS载波相位定位技术 | 第20-24页 |
·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量 | 第20-21页 |
·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方程 | 第21-22页 |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线性化 | 第22-23页 |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 | 第23-24页 |
·GPS姿态测量原理 | 第24-27页 |
·载体姿态角的定义 | 第25页 |
·坐标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 | 第25-27页 |
·GPS的误差分析 | 第27-29页 |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第27-28页 |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第28-29页 |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 | 第30-39页 |
·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介绍 | 第30-31页 |
·KALMAN参数估计 | 第31-33页 |
·卡尔曼滤波器的递推方程 | 第31-32页 |
·卡尔曼滤波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LAMBDA算法 | 第33-36页 |
·模糊度浮点解高斯变换去相关 | 第33-35页 |
·整周模糊度搜索空间的确定 | 第35页 |
·模糊度的固定解 | 第35-36页 |
·算法仿真研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 第39-51页 |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 第39-40页 |
·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周跳 | 第39-40页 |
·周跳产生的原因 | 第40页 |
·周跳探测与修复的基本思想 | 第40页 |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方法及仿真研究 | 第40-50页 |
·多项式拟合法探测周跳 | 第41-42页 |
·伪距/载波相位组合法 | 第42-44页 |
·电离层残差法 | 第44-46页 |
·基于拟合思想的周跳探测法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姿态信息的解算 | 第51-61页 |
·基于矢量观测的姿态解算 | 第51-52页 |
·TRIAD算法 | 第51-52页 |
·基于TRIAD算法的最小二乘法 | 第52页 |
·基于最优估计的姿态算法 | 第52-55页 |
·Euler-q算法 | 第52-53页 |
·QUEST算法 | 第53-55页 |
·欧拉角的直接法 | 第55-57页 |
·算法仿真研究 | 第57-60页 |
·姿态角取值情况仿真 | 第57-59页 |
·基线长度对精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61-79页 |
·姿态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61-66页 |
·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61-63页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3-66页 |
·系统设计的软件实现 | 第66-70页 |
·软件界面的实现 | 第66-67页 |
·系统的模块化实现 | 第67-70页 |
·系统的仿真验证 | 第70-78页 |
·精度因子仿真研究 | 第70-74页 |
·周跳对基线姿态解算影响仿真研究 | 第74-76页 |
·GPS定位方式仿真研究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