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遗址博物馆大气环境与文物病害的理化关联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遗址博物馆第12-13页
     ·文物受损的环境因素第13页
   ·国内外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现状第13-17页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7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9-22页
第二章 文物病害调查与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第22-34页
   ·文物病害定量统计第22-23页
   ·在线监测第23-25页
     ·微气候条件第23页
     ·气态污染物采集方法第23-24页
     ·气溶胶在线监测第24-25页
   ·离线采样第25-27页
     ·PM2.5 离线采样第25-26页
     ·生物气溶胶样品采集与培养第26-27页
   ·PM2.5 滤膜样品分析方法第27-34页
     ·气溶胶样品的分析方法第27-29页
     ·文物反应舱模拟实验样品分析方法第29-31页
     ·质量保证与控制第31-34页
第三章 开放式遗址博物馆文物病害与大气环境特点第34-46页
   ·秦俑馆一号坑病害调查第34-36页
   ·秦俑馆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第36-37页
   ·秦俑馆一号坑室内外通风交换第37-39页
   ·秦俑一号坑大气环境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9-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封闭式遗址博物馆文物病害与大气环境特点第46-64页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文物病害调查第46-50页
   ·汉阳陵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第50页
   ·汉阳陵室内外通风交换第50-51页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的大气环境结果统计与分析第5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我国遗址博物馆大气环境共性特征第64-80页
   ·我国北方遗址博物馆的大气环境共性特征第64-67页
     ·北方遗址博物馆大气微环境特征第64-65页
     ·北方遗址博物馆气态污染物浓度特征第65页
     ·北方遗址博物馆颗粒态污染特征第65-67页
   ·我国南方遗址博物馆的大气环境共性特征第67-78页
     ·南方遗址博物馆监测布点第67-70页
     ·南方遗址博物馆微环境共性特征第70-72页
     ·南方遗址博物馆气态污染物特征第72-75页
     ·南方遗址博物馆颗粒态污染物特征第75-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封闭式典型遗址博物馆环境加速老化试验第80-92页
   ·研究方法第80-84页
     ·暴露-腐蚀定量关系第80-81页
     ·微环境模拟试验第81-82页
     ·实验舱体系设计第82-84页
   ·封闭式遗址博物环境条件模拟第84-88页
   ·封闭式遗址博物加速老化试验结果第88-92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92-96页
   ·结论第92-94页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作者简介第102-104页
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大气污染的季节特征及周末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西安2011年世园会期间PM2.5特征、来源及其光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