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野生及栽培滇龙胆不同部位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 | 第13-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4页 |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1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18页 |
·野生和栽培滇龙胆不同部位红外光谱分析 | 第14-16页 |
·野生及栽培滇龙胆不同部位和龙胆苦苷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分析 | 第16-18页 |
·野生和栽培滇龙胆不同部位样品红外光谱相关性比较 | 第18页 |
·结论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不同采收期滇龙胆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 第21-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光谱预处理及数据处理 | 第22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2-23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22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22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3页 |
·滇龙胆光谱特征 | 第23页 |
·光谱预处理结果 | 第23-24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4-25页 |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与验证 | 第25-28页 |
·结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林药复合种植滇龙胆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 第30-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光谱预处理及数据处理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不同复合种植模式滇龙胆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不同复合种植模式的滇龙胆及龙胆苦苷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未知样品与光谱库1光谱检索鉴别 | 第33-34页 |
·未知样品与光谱库2中平方微分差和相关性检索鉴别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滇龙胆不同炮制品的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 第39-47页 |
·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及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0-41页 |
·滇龙胆炮制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2-43页 |
·判别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65页 |
附表1野生和栽培滇龙胆样品及龙胆苦苷标准品的二阶导数光谱在 1800-600 cm~-1 光谱范围内的峰位表 | 第56页 |
附表2未知样品光谱与光谱库 1(Lib1)在 1800-600cm~-1 光谱范围内的检索结果 | 第56-59页 |
附表3未知样品光谱与光谱库 2(Lib2)在全谱范围内的相关性检索结果 | 第59-61页 |
附表4未知样品光谱与光谱库 2(Lib2)在全谱范围内的平方微分差检索结果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