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26页 |
第一章 乳腺癌概况 | 第26-45页 |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第26页 |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第26-27页 |
·病理特性 | 第27-30页 |
·组织学分型 | 第27-28页 |
·淋巴结 | 第28页 |
·肿瘤大小 | 第28页 |
·肿瘤分期 | 第28页 |
·肿瘤分级 | 第28-29页 |
·激素受体 | 第29-30页 |
·诊断 | 第30页 |
·治疗方法 | 第30-32页 |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32-43页 |
·基因扩增 | 第33页 |
·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 | 第33-34页 |
·基因突变 | 第34-35页 |
·基因多态性 | 第35-36页 |
·DNA甲基化 | 第36-42页 |
·乳腺癌的基因表达模式 | 第42-43页 |
·实验目的 | 第43-44页 |
·预期目标 | 第44-45页 |
第二章 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 450 芯片的乳腺癌甲基化差异性分析 | 第45-69页 |
·研究背景 | 第45-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5页 |
·研究对象 | 第47页 |
·DNA的提取 | 第47-48页 |
·DNA定量,纯度检测、完整性检测 | 第48-49页 |
·DNA重亚硫酸盐转化 | 第49-50页 |
·芯片杂交、甲基化位点扫描及数据分析 | 第50-55页 |
·结果 | 第55-65页 |
·不同实验组基因组DNA的纯化 | 第55页 |
·甲基化芯片的质量控制分析 | 第55-58页 |
·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DNA甲基化差异 | 第58-65页 |
·讨论 | 第65-69页 |
第三章 RARβ基因甲基化可用于判断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 第69-84页 |
·研究背景 | 第69-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6页 |
·研究对象 | 第70-71页 |
·DNA的提取 | 第71页 |
·DNA亚硫酸氢钠的修饰 | 第71-73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73-74页 |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SP) | 第74-75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75-76页 |
·结果 | 第76-81页 |
·RARβ基因的甲基化检测结果 | 第76页 |
·RARβ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 第76-79页 |
·RARβ基因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 | 第79-81页 |
·讨论 | 第81-84页 |
第四章 乳腺癌患者PTPRO基因异常甲基化的预后价值及其外周血检测的临床意义 | 第84-107页 |
·研究背景 | 第84-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6-95页 |
·研究对象 | 第86页 |
·标本的采集 | 第86-87页 |
·DNA的提取 | 第87页 |
·DNA的亚硫酸氢钠修饰 | 第87-89页 |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 | 第89-90页 |
·基因测序 | 第90-91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91-92页 |
·cDNA的合成 | 第92页 |
·半定量RT-PCR法检测PTPRO mRNA的表达情况 | 第92-93页 |
·细胞培养和去甲基化实验 | 第93-9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94-95页 |
·结果 | 第95-102页 |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PTPRO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 | 第95-97页 |
·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 第97-98页 |
·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 | 第98-100页 |
·PTPRO基因甲基化与其表达状态呈负相关 | 第100-102页 |
·讨论 | 第102-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37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137-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