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概述 | 第15-21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15-17页 |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 | 第15-16页 |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17-18页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第17-18页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 第18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 | 第18-21页 |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内涵 | 第18-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实现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分析 | 第21-31页 |
·理论教育: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 | 第21页 |
·通过理论教育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 | 第21-22页 |
·政策宣传:让马克思主义通过政策载体走进群众 | 第22-24页 |
·党的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 第22-23页 |
·人民群众在贯彻政策中认识马克思主义 | 第23-24页 |
·化解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 第24-26页 |
·化解矛盾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 第24-25页 |
·人民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马克思主义魅力 | 第25-26页 |
·实践内化:在建设实践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 第26-29页 |
·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建设实践 | 第27页 |
·人民群众在建设实践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 第27-29页 |
·氛围营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 第29-31页 |
·营造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重要外延 | 第29页 |
·让人民群众在良好氛围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 | 第31-37页 |
·打造新面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的亲和力 | 第31-32页 |
·利用新载体: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 第32-34页 |
·树立新形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感染力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