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控量测和仿真模拟的关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力学解析法 | 第15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15-16页 |
·工程类比法 | 第16页 |
·监控量测反馈分析法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4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9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19-21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1-22页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关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第24-33页 |
§3.1 TGP206型超前预报系统 | 第24-26页 |
§3.2 超前取芯钻孔预报系统 | 第26-27页 |
§3.3 预报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TGP206预报结果 | 第27-30页 |
·超前取芯钻孔预报结果 | 第30-31页 |
§3.4 开挖结果验证 | 第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关山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 第33-45页 |
§4.1 新奥法简介 | 第33页 |
§4.2 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 第33-35页 |
·监控量测的目的 | 第33页 |
·监控量测的项目 | 第33-34页 |
·监控量测的频率 | 第34-35页 |
§4.3 关山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 | 第35-44页 |
·拱顶下沉量分析 | 第35-39页 |
·水平收敛量分析 | 第39-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关山隧道施工的仿真模拟 | 第45-87页 |
§5.1 仿真模拟简介 | 第45-47页 |
·仿真模拟软件FLAC3D | 第45页 |
·隧道施工方法 | 第45-47页 |
§5.2 二维仿真模拟分析 | 第47-64页 |
·二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隧道围岩位移场分析 | 第48-52页 |
·隧道围岩应力场分析 | 第52-57页 |
·隧道围岩塑性区分析 | 第57-58页 |
·隧道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第58-61页 |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第61-64页 |
§5.3 不同施工方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70页 |
·全断面和二台阶法位移分析 | 第65-67页 |
·全断面和二台阶法应力分析 | 第67-69页 |
·全断面和二台阶法塑性区分析 | 第69-70页 |
§5.4 三维仿真模拟分析 | 第70-85页 |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隧道围岩位移场分析 | 第72-76页 |
·隧道围岩应力场分析 | 第76-79页 |
·隧道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第79-82页 |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第82-85页 |
§5.5 仿真结果与监测数据的对比 | 第85-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结论 | 第87-88页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