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含能材料的热反应 | 第13-18页 |
·含能材料热分解反应的能量、反应途径和产物 | 第13-17页 |
·含能材料热分解的计算模拟 | 第17-18页 |
·含能材料爆炸过程中的光谱学研究 | 第18-2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黑索金在真空条件下的热表现及其固体产物的表征分析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不同质量的RDX对热作用的反应表现的观察和统计 | 第28页 |
·对反应后固体产物的表征分析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29-32页 |
·黑索金在热冲击下的直观反应表现 | 第29-30页 |
·热作用产物的表征分析 | 第30-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黑索金爆炸的光谱测量研究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光谱测量系统 | 第35-42页 |
·可见光光谱测量系统 | 第35-40页 |
·可见光光谱测量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35页 |
·可将光光谱测量系统的主要器件介绍 | 第35-37页 |
·相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介绍 | 第37-39页 |
·可见光光谱测量系统的定标 | 第39-40页 |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量系统 | 第40-42页 |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量系统的搭建 | 第40-42页 |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量系统定标 | 第42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2-48页 |
·黑索金爆炸光谱的测量结果 | 第42-45页 |
·爆炸光谱的比较与分析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黑索金爆炸过程的光辐射能测量 | 第50-62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和材料 | 第51-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器件介绍 | 第52-54页 |
·管式炉腔的光辐射定标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62-72页 |
·引言 | 第62页 |
·多体系统的Schrodinger方程 | 第62-63页 |
·基本近似理论和方法 | 第63-69页 |
·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63-64页 |
·Hartree-Fock近似 | 第64-65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65-69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66页 |
·Kohn-Sham方程 | 第66-67页 |
·交换关联近似 | 第67-68页 |
·赝势平面波方法 | 第68-69页 |
·Bloch定理和电子结构 | 第69-70页 |
·Bloch定理 | 第69页 |
·电子结构 | 第69-70页 |
·固体的光学性质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黑索金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72-84页 |
·引言 | 第72页 |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3-81页 |
·几何优化 | 第73页 |
·电子结构 | 第73-76页 |
·光学性质 | 第76-81页 |
·介电函数 | 第76-79页 |
·吸收谱 | 第79-80页 |
·反射谱和折射率谱 | 第80-81页 |
·能量损失谱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七章 聚偏二氟乙烯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 第84-96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85-87页 |
·PVDF晶体的模型 | 第85-86页 |
·计算方法 | 第86-8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7-94页 |
·电子结构 | 第87-89页 |
·光学性质 | 第89-93页 |
·介电函数谱 | 第89-90页 |
·吸收和反射谱 | 第90-92页 |
·折射率 | 第92页 |
·能量损失函数谱 | 第92-93页 |
·与黑索金光学性质的比较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100页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创新点 | 第97页 |
·不足之处 | 第97页 |
·对后继工作的展望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