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2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22页
     ·社会网络分析第9-15页
       ·社会网络分析概述第9-11页
       ·社会网络分析的独特性第11-12页
       ·社会网络的数学表示与基本概念第12-15页
     ·心理健康概述第15-16页
     ·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16-21页
       ·社会网络功能角度第16-19页
       ·社会网络结构角度第19-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2-24页
   ·问题的提出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24页
     ·论意义第22-23页
     ·实践意义第23-24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4-27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假设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7页
     ·研究对象第24页
     ·研究工具第24-25页
     ·研究程序第25-27页
       ·数据收集第25页
       ·数据分析第25-27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7-42页
   ·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7-28页
   ·大学生社会网的量化分析第28-35页
     ·大学生自我中心网的数据分析第28-29页
     ·大学生整体社会网的数据分析第29-35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图形表示第29-31页
       ·大学生社会网的密度分析第31-32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的中心性和声望分析第32-35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第35-36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第36-4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6-3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社会网络变量上的差异第37-38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第38-39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第39-42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42-49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情况分析第42-44页
     ·大学生自我中心网的基本情况第42页
     ·大学生整体社会网的基本情况第42-44页
       ·大学生整体网的密度第42-43页
       ·大学生整体网的中心性和声望第43-44页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44-4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口统计学差异第4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网络差异第44-45页
     ·个体网密度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第45-46页
     ·点入度、接近中心度预测心理健康作用不显著第46页
     ·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有益个体心理健康第46-49页
       ·社会网络提供社会支持和资源有益个体心理健康第46-47页
       ·通过社会网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践参考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第49-50页
   ·结论第49页
   ·不足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1第56-59页
附录2第59-72页
附录3第72-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视角下失地农民应对社会风险的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A村为例
下一篇:网络与现实整合理论的构建、测量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