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珠江东西两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绪论第11-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 国际背景第11-12页
  2、 国内背景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 理论意义第13页
  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方法第14页
  1、 研究思路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页
 (四)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4-15页
二、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综述第15-19页
 (一) 产业集群升级理论第15-18页
  1、 产业集群的起源第16页
  2、 产业集群升级的含义第16-17页
  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第17-18页
 (二) 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第18-19页
 (三) 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第19页
 (四) 小结第19页
三、 珠三角产业集群现状分析第19-41页
 (一) 珠三角产业集群特点第19-21页
  1、 产业分布广第19-20页
  2、 产业链条完整第20页
  3、 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第20-21页
 (二) 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第21-22页
  1、 徘徊于产业升级或产业转移的两难抉择之间第21页
  2、 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第21页
  3、 集群化成长的产业协作和关联度低第21-22页
 (三)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现状及案例分析第22-30页
  1、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现状第22-23页
  2、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阶段第23页
  3、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的形成环境第23-24页
  4、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的特征第24-25页
  5、 案例分析: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第25-30页
 (四) 珠江西岸产业集群现状及案例分析第30-39页
  1、 珠江西岸产业集群现状第30-31页
  2、 珠江西岸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第31-32页
  3、 珠江西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第32-33页
  4、 珠江西岸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第33页
  5、 案例分析:中山古镇灯饰集群第33-38页
  6、 案例总结第38-39页
 (五) 珠江东西两岸产业集群比较第39-41页
  1、 珠江东西两岸产业集群形成的比较第39-40页
  2、 珠江东西两岸产业集群特点的比较第40-41页
四、 珠江两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面临的国际环境分析第41-49页
 (一) 后危机时代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第41-44页
  1、 后危机时代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第41-43页
  2、 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对珠江两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第43-44页
 (二)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对珠江两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第44-45页
  1、 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第44-45页
  2、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对珠江两岸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第45页
 (三) 珠江两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面临的制约第45-49页
  1、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面临的制约第45-47页
  2、 珠江西岸产业集群面临的制约第47-49页
五、 加快珠江两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建议第49-56页
 (一) 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和方向第49页
 (二) 珠江东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建议第49-52页
  1、 培养根植性,形成地方产业网络和区域产业体系第49页
  2、 嵌入全球价值链,因地制宜地推动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融合第49-50页
  3、 创建自主品牌,实现从 OEM 到 ODM 再到 OBM 的链条式升级第50-51页
  4、 实施创新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第51页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第51-52页
  6、 突破产业布局同构性,大力发展临海经济第52页
 (三) 珠江西岸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建议第52-56页
  1、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价值链升级第52-53页
  2、 以企业为主导,转移落后生产力第53页
  3、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第53页
  4、 借助政府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第53-54页
  5、 加强集群内部企业分工合作,优化集群内部产业组织第54页
  6、 引导人才资源集聚,打造集群转型升级的创新基础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下一篇: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基于租值消散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