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引言 | 第12页 |
·乙醛酸概述 | 第12页 |
·乙醛酸主要工业合成方法 | 第12-16页 |
·乙二醛硝酸氧化法 | 第13-14页 |
·马来酸臭氧氧化法 | 第14-15页 |
·草酸还原法 | 第15-16页 |
·正在开发和研究中的新工艺 | 第16-17页 |
·双氧水氧化法 | 第16页 |
·乙二醛氯气氧化法 | 第16页 |
·乙醇酸酶催化氧化法 | 第16-17页 |
·液相催化空气氧化乙二醛制备乙醛酸 | 第17-21页 |
·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 | 第19-21页 |
·钒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 第21-26页 |
·SO_2氧化制取硫酸 | 第22-23页 |
·烷烃催化 | 第23页 |
·催化芳烃 | 第23-24页 |
·烷基化反应 | 第24-25页 |
·催化醇类 | 第25-26页 |
·铌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 第26-29页 |
·活性物相 | 第27-28页 |
·铌氧化物作为载体 | 第28-29页 |
·乙醛酸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电位滴定法 | 第3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30页 |
·高效液相检测法 | 第30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2-40页 |
·实验室药品和仪器 | 第32-33页 |
·实验室所用药品 | 第32-3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34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35页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34页 |
·透射电镜 | 第34页 |
·X 射线衍射测试 | 第34页 |
·表面元素分析 | 第34-35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5-36页 |
·实验装置 | 第35页 |
·实验步骤 | 第35-36页 |
·产物分析与检测 | 第36-40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6页 |
·产物定性分析 | 第36-37页 |
·产物定量分析 | 第37-40页 |
第3章 钒铌氧化物催化双氧水氧化乙二醛制乙醛酸 | 第40-48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41-43页 |
·混合氧化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钒铌氧化物催化硝酸氧化乙二醛制乙醛酸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催化剂组成及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9-54页 |
·五氧化二钒和五氧化二铌催化性能比较 | 第49-51页 |
·钒铌氧化物用量比较 | 第51-53页 |
·钒铌氧化物混合比例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4-58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乙二醛浓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硝酸用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Nb_2O_5/SiO_2催化剂催化硝酸氧化乙二醛制乙醛酸 | 第60-78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6页 |
·催化剂的 BET 表征 | 第61页 |
·催化剂的 XRD 表征 | 第61-64页 |
·催化剂的 TEM 表征 | 第64-66页 |
·催化剂的 EDS 表征 | 第66-67页 |
·Nb_2O_5/SiO_2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 第67-70页 |
·Nb_2O_5/SiO_2催化剂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70-72页 |
·Nb_2O_5/SiO_2催化剂焙烧时间的影响 | 第72-73页 |
·Nb_2O_5/SiO_2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73-75页 |
·Nb_2O_5/SiO_2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