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 ·课题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 第2章 延边工业遗产普查 | 第20-52页 |
| ·延边工业背景概况 | 第20-23页 |
| ·延边工业概况综述 | 第20-21页 |
| ·延边近代工业建筑分布概况 | 第21-23页 |
| ·延边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第23-31页 |
| ·延边工业的起兴(1880-1911) | 第23-24页 |
| ·伪满洲国工业畸形发展时期(1912-1949) | 第24-27页 |
| ·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发展时期(1949-1977) | 第27-29页 |
| ·改革开放及后工业时代的转型时期(1978-)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工业遗产普查 | 第31-37页 |
| ·前期准备工作 | 第31-32页 |
| ·田野考查 | 第32页 |
| ·工业遗存信息汇总 | 第32-37页 |
| ·工业遗存详细信息的分类分析 | 第37-51页 |
| ·工业建筑 | 第37-42页 |
| ·工业区民用建筑 | 第42-49页 |
| ·建立工业遗产信息表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3章 延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第52-68页 |
| ·工业遗产的价值 | 第52-56页 |
| ·工业遗存的完整度 | 第52页 |
| ·工业遗产的价值 | 第52-56页 |
| ·工业遗产的评价 | 第56-58页 |
| ·工业遗产的评价原则 | 第57-58页 |
| ·工业遗产评价的内容 | 第58页 |
| ·延边工业遗产评价体系探究 | 第58-66页 |
| ·工业遗产评价体系中的要素 | 第58-59页 |
| ·延边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的确立 | 第59-63页 |
| ·要素权重一致性的检测 | 第63-64页 |
| ·定量评价指标 | 第64-66页 |
| ·工业遗产保护等级和保护方案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延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 第68-86页 |
| ·延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研究 | 第68-70页 |
| ·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意义 | 第68页 |
| ·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 | 第68-69页 |
| ·延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 第69-70页 |
| ·工业遗址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 | 第70-72页 |
| ·延边工业遗产环境污染现状 | 第70页 |
| ·工业污染场地处理策略研究 | 第70-72页 |
| ·小城镇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 | 第72-79页 |
| ·延边工矿业城镇的形成 | 第72-73页 |
| ·延边工矿业城镇现状 | 第73-74页 |
| ·延边工矿业城镇区位分析 | 第74-77页 |
| ·工矿业城镇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 第77-79页 |
| ·城市老工业区的用地更新策略研究 | 第79-84页 |
| ·延边城市工业用地更新转换类型 | 第79-80页 |
| ·延边老工业区用地更新现状 | 第80-83页 |
| ·城市发展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 第83-84页 |
| ·小结 | 第84-86页 |
| 结论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100页 |
| 附录一 工业遗产信息表——工业建筑信息详表 | 第91-97页 |
| 附录二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权重具体推算过程 | 第97-10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3页 |
| 后记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