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昆曲文本与刊刻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选题过程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明代昆曲文本总体状况 | 第17-40页 |
·昆曲文本内涵 | 第17-21页 |
·昆曲的内涵与外延 | 第17-20页 |
·明代昆曲文本界定 | 第20-21页 |
·明代昆曲文本类型及创作方式 | 第21-36页 |
·南戏雅化——从南曲戏文到昆曲传奇 | 第22-25页 |
·从昆唱杂剧到昆曲杂剧 | 第25-31页 |
·改编——明代昆曲文本的创作方式 | 第31-36页 |
·明代昆曲文本的价值与传播方式 | 第36-40页 |
·钞、刻——明代昆曲文本传播方式 | 第36-38页 |
·刻本——体现明代昆曲文本价值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明代昆曲文本的存在方式 | 第40-69页 |
·明代昆曲文本的创作、传钞与留存 | 第40-45页 |
·明代昆曲创作及昆曲文本的留存 | 第40-42页 |
·明代钞本与昆曲文本留存 | 第42-45页 |
·刊刻本——明代昆曲文本的繁荣 | 第45-57页 |
·明代戏曲文本的官刻状况 | 第47-48页 |
·明代昆曲文本的坊刻状况 | 第48-51页 |
·明代昆曲文本的家刻状况 | 第51-53页 |
·明代选集、合集保存昆曲文本状况 | 第53-57页 |
·明代昆曲文本刊刻特点 | 第57-69页 |
·正德以后出现了点板本 | 第58-59页 |
·标明折数、出数的昆曲文本 | 第59-61页 |
·嘉靖以后出现点评本 | 第61-64页 |
·套印本技术出现后的昆曲文本 | 第64-66页 |
·万历时盛行定本和改题 | 第66-69页 |
第四章 明代昆曲文本的传播状况 | 第69-81页 |
·明代前期昆曲文本的传播范围狭窄 | 第69-70页 |
·昆曲创作低迷 | 第69页 |
·昆曲文本传播低迷 | 第69-70页 |
·明代中后期昆曲文本刊刻的主要城市 | 第70-81页 |
·金陵坊刻——昆曲文本商业化基地 | 第70-73页 |
·杭、嘉、湖——昆曲文本的精品中心 | 第73-75页 |
·苏州家刻——昆曲文本传播走上精品化商业路线 | 第75-77页 |
·北京——昆曲文本刻少聚多的要地 | 第77-8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1-86页 |
·明代昆曲文本传播的物质基础 | 第81-83页 |
·明代昆曲文本传播的城市化特点 | 第83-84页 |
·明代昆曲文本传播的意义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A 明代昆曲文本传播大事记 | 第91-11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著作目录)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