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农产品流通模式 | 第15页 |
·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 第15-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路径依赖理论 | 第16-17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页 |
·系统理论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国外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19-25页 |
·法国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经验 | 第19-20页 |
·日本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经验 | 第20-21页 |
·印度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经验 | 第21-23页 |
·国外经验对我国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的启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 第25-42页 |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现状概述 | 第25-28页 |
·内蒙古现有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 第28-32页 |
·“自产自销”模式 | 第29-30页 |
·“农批市场”模式 | 第30-31页 |
·“龙头企业”模式 | 第31-32页 |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绩效评价 | 第32-3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3-34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内蒙古现有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存续面临的困境 | 第38-41页 |
·“农批市场”模式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38-40页 |
·“龙头企业”模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 | 第42-55页 |
·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的目标及原则 | 第42页 |
·构建以虚拟组织为核心的农畜产品流通模式 | 第42-44页 |
·虚拟组织的概念及功能 | 第42-43页 |
·农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虚拟型流通”模式 | 第43-44页 |
·“虚拟型流通”模式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 第44-51页 |
·“虚拟型流通”模式中的技术要素分析 | 第44-45页 |
·“虚拟型流通”模式中的契约要素分析 | 第45-50页 |
·“虚拟型流通”模式中的农业合作组织要素分析 | 第50-51页 |
·“虚拟型流通”模式的优越性分析 | 第51-52页 |
·内蒙古“虚拟型流通”模式运行保障措施 | 第52-53页 |
·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破除人们对流通制度的路径依赖 | 第52-53页 |
·加大资金的倾斜力度,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 | 第53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相关立法工作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创新点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