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6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 | 第6-8页 |
三、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8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发展历程 | 第9-18页 |
第一节 穆兄会的创立与发展(1928-1953) | 第9-11页 |
一、 哈桑·班纳与穆兄会的创立 | 第9-10页 |
二、 穆兄会两个重要发展时期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穆兄会 | 第11-14页 |
一、 纳赛尔时代的穆兄会(1953-1970 年) | 第11-13页 |
二、 萨达特时代的穆兄会(1970-1981 年)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穆巴拉克时代的穆兄会(1981-2011 年) | 第14-18页 |
一、 穆巴拉克利用穆兄会分化伊斯兰温和与极端力量(1981-2001 年) | 第14-15页 |
二、 穆巴拉克利用穆兄会抗衡世俗反对派,抵御民主化压力(2001-2011 年) | 第15-16页 |
三、 穆兄会逐步摈弃极端暴力思想,走上温和改革道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剧变中上台的原因 | 第18-28页 |
第一节 穆兄会在“1·25”革命中走向前台 | 第18-21页 |
一、 “1·25”革命的爆发和穆巴拉克时代的终结 | 第18-19页 |
二、 穆兄会的问鼎之路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穆兄会上台的主要背景和原因 | 第21-28页 |
一、 组织架构严密,群众基础扎实,经济实力雄厚 | 第22-23页 |
二、 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善于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 第23-24页 |
三、 善于团结其他政治力量,与伊斯兰激进力量拉开距离,树立温和形象 | 第24-26页 |
四、 主动向美国示好,减少其疑虑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执政挑战 | 第28-44页 |
第一节 穆兄会的执政表现 | 第28-29页 |
一、 从军方手中逐步“收复”权力,结束“双头”政治格局 | 第28页 |
二、 推行“百日计划”,大力争取外部资金支持,推动经济复苏 | 第28-29页 |
三、 奉行均衡、务实外交政策 | 第29页 |
第二节 穆兄会政权任重道远,面临多方面挑战 | 第29-44页 |
一、 妥善处理与埃及主要政治力量的关系仍是首要议题 | 第30-36页 |
二、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重道远 | 第36-39页 |
三、 外交上面临处理好“独立自主”政策与争取外部支持的矛盾与考验 | 第39-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