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溶藻弧菌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溶藻弧菌致病症状 | 第11页 |
·溶藻弧菌的致病因子 | 第11-14页 |
·粘附素 | 第11-12页 |
·胞外产物 | 第12-13页 |
·脂多糖 | 第13页 |
·摄铁系统 | 第13页 |
·外膜蛋白 | 第13-14页 |
·溶藻弧菌主要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生理生化鉴定法 | 第14页 |
·单克隆抗体法 | 第14页 |
·ELISA法 | 第14-15页 |
·PCR法 | 第15页 |
·LAMP法 | 第15-16页 |
·SELEX技术简介 | 第16-19页 |
·SELEX技术的原理 | 第16页 |
·SELEX技术的基本流程 | 第16-17页 |
·适配子特点 | 第17页 |
·SELEX技术的发展 | 第17页 |
·SELEX技术的应用 | 第17-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灭活溶藻弧菌特异性适配子的SELEX筛选 | 第20-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8页 |
·材料 | 第20-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结果 | 第28-30页 |
·SELEX筛选效果 | 第28-29页 |
·ssDNA富集库的亲和力变化 | 第29页 |
·ssDNA富集库亲和特异性验证及其亲和常数的测定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ssDNA文库的扩增 | 第30-31页 |
·SELEX筛选中PCR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SELEX筛选中分离方法的选择 | 第31-32页 |
·SELEX筛选的策略 | 第32页 |
·亲和力的测定方法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适配子的克隆测序及分析验证 | 第33-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 | 第34-47页 |
·序列的一级结构分析 | 第34-40页 |
·适配子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40-44页 |
·6 条高频适配子的亲和特异性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适配子的中间序列长度 | 第47页 |
·适配子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高频适配子的研究价值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适配子应用研究 | 第49-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材料 | 第49页 |
·市售弧菌检测试剂盒对溶藻弧菌的检测方法 | 第49-50页 |
·适配子对溶藻弧菌的定性检测 | 第50-51页 |
·利用适配子对血清中的溶藻弧菌进行定性检测 | 第51-52页 |
·结果 | 第52-56页 |
·市售弧菌试剂盒对弧菌的定性检测 | 第52-53页 |
·第15轮PCR产物对灭活溶藻弧菌的定性检测 | 第53-54页 |
·适配子对溶藻弧菌的定性检测 | 第54-56页 |
·适配子对血清中溶藻弧菌的定性检测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目前市售溶藻弧菌检测试剂盒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适配子在溶藻弧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 第57页 |
·PCR产物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