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青霉素简介 | 第10-11页 |
·青霉素的产生菌 | 第11页 |
·青霉素的作用机理 | 第11页 |
·青霉素的合成机制 | 第11-12页 |
·青霉菌发酵代谢控制的研究 | 第12-17页 |
·青霉素国内外研究前沿技术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2页 |
·优化种子制备和培养工艺 | 第18页 |
·优化青霉素发酵基质浓度调控工艺 | 第18-19页 |
·120m~3发酵罐带放工艺改进 | 第19页 |
·发酵设备改进及合理应用 | 第19-22页 |
第2章 优化种子制备和培养工艺 | 第22-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菌种 | 第22页 |
·培养基配比 | 第22-23页 |
·培养方法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分析方法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菌种制备试验数据结果 | 第25-27页 |
·种子罐接种量试验结果 | 第27-31页 |
·生产中种子罐接种量调整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优化分离培养基,提高菌种质量 | 第34页 |
·优化接种量和培养周期,提高种子质量 | 第34-36页 |
第3章 基质浓度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研究 | 第36-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4页 |
·菌种 | 第36-37页 |
·培养基营养基质浓度分析 | 第37-42页 |
·补料基质浓度分析 | 第42页 |
·培养基配比 | 第42页 |
·培养方法 | 第42-43页 |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发酵培养基优化组合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补料基质浓度调控的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补水周期与补水量的确定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培养基营养基质浓度对发酵前期代谢有很大影响 | 第49-50页 |
·补料造成基质浓度变化对发酵中后期代谢至关重要 | 第50页 |
·空气温湿度变化导致发酵液基质浓度变化 | 第50-52页 |
第4章 120m~3发酵罐青霉素带放再培养工艺 | 第52-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菌种 | 第52页 |
·培养基配比 | 第52页 |
·培养方法 | 第52-53页 |
·仪器设备 | 第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培养基比例的对比试验 | 第53-55页 |
·优化带放再培养管的培养基配比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发酵设备改进及合理应用 | 第58-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菌种 | 第58页 |
·培养基配比 | 第58-59页 |
·培养方法 | 第5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9页 |
·分析方法 | 第59-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4页 |
·搅拌优化组合及变频设备的应用效果 | 第63-64页 |
·节能效果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