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气污染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项目选址研究--以华中鼎盛建设项目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环境影响问题 | 第11-12页 |
| ·项目选址问题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 ·工作基础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建设项目现有选址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 第16-18页 |
| ·建设项目选址方法简介 | 第16-17页 |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选址方法 | 第16页 |
|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选址方法 | 第16页 |
| ·基于时空可达性分析选址方法 | 第16-17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址方法 | 第17页 |
| ·建设项目选址方法优缺点分析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大气污染扩散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30页 |
| ·高斯模式 | 第18-22页 |
| ·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 第18-19页 |
| ·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 第19-20页 |
|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 第20-21页 |
| ·颗粒物扩散模式 | 第21-22页 |
| ·大气扩散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 ·地形 | 第22-23页 |
| ·温度 | 第23-24页 |
| ·风速风向 | 第24-25页 |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 第25-30页 |
| ·AERMOD模式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25-26页 |
| ·ADMS模式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26-27页 |
| ·CALPUFF模式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27-28页 |
| ·SCREEN3模式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华中鼎盛螺旋缝焊管建设项目概况 | 第30-36页 |
| ·项目建设背景 | 第30页 |
| ·项目工程分析 | 第30-36页 |
|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能源及产品 | 第30-31页 |
|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 | 第31-36页 |
| 第五章 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大气污染扩算预测 | 第36-72页 |
| ·项目污染排放及治理 | 第36-38页 |
| ·焊接烟尘 | 第36页 |
| ·抛丸除锈粉尘 | 第36-37页 |
| ·粉末喷涂粉尘 | 第37页 |
| ·管端打磨粉尘 | 第37-38页 |
|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汇总 | 第38页 |
| ·武汉市气象条件 | 第38-40页 |
| ·案例大气污染扩散预测 | 第40-72页 |
| ·正常排放下点源大气污染扩散预测 | 第40-50页 |
| ·非正常排放下点源大气污染扩散预测 | 第50-60页 |
| ·面源大气污染扩散预测 | 第60-65页 |
| ·非正常排放下面源大气污染扩散预测 | 第65-70页 |
| ·大气污染预测结果汇总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基于大气扩散的项目选址分析 | 第72-81页 |
| ·大气污染型建设项目选址因素分析 | 第72-75页 |
| ·项目选址分析及方案确定 | 第75-8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