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既有住区景观改造的新旧共生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3页
插图清单第13-14页
表格清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相关概念解析第16-18页
     ·既有住区第16-17页
     ·城市住区景观第17页
     ·新旧共生第17-18页
   ·研究范围及方法第18页
     ·研究范围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创新点第18-19页
   ·研究脉络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住区更新的理论概述与实践历程第20-24页
   ·国外住区更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历程第20-21页
     ·国外住区更新的理论概述第20-21页
     ·国外住区更新的实践历程第21页
   ·国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建国伊始第21-22页
     ·文革时期第22页
     ·改革开放第22页
   ·国内住区更新的现状第22-24页
     ·国内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现状第22-23页
     ·国内城市住区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4页
第三章 城市既有住区景观现状与调研分析第24-31页
   ·国内第一代商业化既有住区现状分析第24-26页
     ·国内第一代商业化既有住区的建设背景第24页
     ·国内第一代商业化既有住区的景观特点第24-25页
     ·国内第一代商业化既有住区景观存在的不足第25-26页
   ·国内第一代商业化既有住区景观更新的意义与选择第26-28页
     ·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第26-27页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选择第27-28页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第28页
   ·国内第一代商业化既有住区景观更新的机遇第28-29页
     ·生活方式与更新适应性第28页
     ·文化背景与更新包容性第28-29页
     ·技术发展与更新可实性第29页
   ·住区景观更新中新旧共生的保障第29-31页
     ·政府政策引导第29页
     ·公众支持第29-30页
     ·可持续发展要求第30-31页
第四章 既有住区景观改造中新旧共生的方法与途径第31-44页
   ·既有住区景观改造中的方法第31-36页
     ·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第31-32页
     ·历史文脉第32-33页
     ·人文关怀第33-36页
   ·既有住区景观改造中物质要素改造策略第36-44页
     ·绿地系统的新旧共生第36-38页
     ·交通系统的新旧共生第38-40页
     ·地面铺装的新旧共生第40-41页
     ·景观局部要素的新旧共生第41-44页
第五章 以西园新村为例的实证研究第44-54页
   ·西园新村初建背景分析第44-45页
     ·项目概况第44页
     ·总体环境布局第44-45页
   ·西园新村现状分析第45-47页
     ·需要改善的问题第45-46页
     ·独具的特点第46-47页
   ·问卷调查第47-52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47-50页
     ·调研概况第50页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第50-52页
   ·对西园新村品质提升的建议第52-54页
     ·维护景观系统第52页
     ·完善住区道路第52-53页
     ·增设停放车位第53页
     ·扩充公共设施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研究结论第54-55页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调查问卷表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澄清池工作原理分析及优化布置研究
下一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中日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组织特征比较研究--以黟县屏山村和弘前市仲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