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备纳米轻质碳酸钙及其表面改性工艺条件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碳酸钙的性质与分类 | 第15-17页 |
·碳酸钙的性质 | 第15-16页 |
·碳酸钙的分类 | 第16-17页 |
·碳酸钙的应用 | 第17-19页 |
·橡胶行业 | 第17-18页 |
·塑料行业 | 第18页 |
·造纸工业 | 第18页 |
·涂料行业 | 第18-19页 |
·医药及食品行业中 | 第19页 |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碳化法 | 第19-20页 |
·纯碱-氯化钙法 | 第20页 |
·苛化碱法 | 第20页 |
·联钙法 | 第20页 |
·苏尔维法 | 第20-21页 |
·微乳液法 | 第21页 |
·超声空化法 | 第21页 |
·其他方法 | 第21页 |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的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纳米碳酸钙的发展趋势 | 第23页 |
·纳米碳酸钙的分散和表面改性研究 | 第23-26页 |
·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解团聚及分散 | 第24页 |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 第24-26页 |
·相转移-碳化法的提出 | 第26页 |
·相转移-碳化法的优点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9-31页 |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实验步骤 | 第31页 |
·石灰石的煅烧 | 第31页 |
·相转移反应 | 第31页 |
·碳化反应 | 第31页 |
·碳酸钙样品的分散和表面改性 | 第31页 |
·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石灰活性度的测定 | 第31页 |
·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碳酸钙纯度的测定 | 第32页 |
·沉降体积的测定 | 第32-33页 |
·吸油值的测定 | 第33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3-3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3页 |
·激光粒度分布仪 | 第33页 |
·红外光谱测试热 | 第33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3页 |
·热重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相转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备纳米轻质碳酸钙 | 第34-51页 |
·石灰石煅烧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4-36页 |
·煅烧时间 | 第34-35页 |
·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第36页 |
·相转移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6-43页 |
·氧化钙与相转移剂 A 的摩尔比 | 第36-37页 |
·氧化钙加入量 | 第37-38页 |
·相转移反应时间 | 第38-39页 |
·相转移反应温度 | 第39-40页 |
·正交实验 | 第40-42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第42-43页 |
·碳化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3-48页 |
·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 第43-44页 |
·碳化反应温度 | 第44-45页 |
·碳化反应时间 | 第45-46页 |
·正交实验 | 第46-48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第48页 |
·样品表征 | 第48-50页 |
·XRD 图 | 第49页 |
·TEM 和 FESEM 图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纳米碳酸钙的分散与表面改性 | 第51-66页 |
·分散剂的筛选与表征 | 第51-53页 |
·分散剂对沉降体积的影响 | 第51页 |
·粒径分布对比 | 第51-52页 |
·样品的 TEM 图 | 第52-53页 |
·表面改性剂的筛选 | 第53-54页 |
·单因素及正交实验 | 第54-61页 |
·表面改性剂添加量 | 第54-55页 |
·体系 PH 值 | 第55-56页 |
·反应时间 | 第56-57页 |
·反应温度 | 第57-58页 |
·正交实验 | 第58-60页 |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第60-61页 |
·样品表征 | 第61-65页 |
·XRD | 第61-62页 |
·红外光谱 | 第62-63页 |
·粒径分布 | 第63-64页 |
·TG 和 DTG | 第64页 |
·FESEM 图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74页 |